市场行为还是“店大欺客”?
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五月中旬,河南酱酒品牌运营商王利(化名)和司机拉着一车包材,从山东出发,兴冲冲来到赤水河上游某酱酒企业拉酒。
来到酒企,王利傻眼了。
偌大的停车场,停满了近50辆来自全国各地,装满包材的大货车。酒企仓库已经堆满包材,却被告知暂时不能卸货。王利还了解到,酒企灌装线一天最多只能满足5辆大货的需求,排到自己要等近10天。
等了一天,王利找到业务对接人死磨烂缠将包材卸下。他决定让司机在这里等着灌酒,司机提出等货耽误生意,每天要给1000元工资。几番波折之后,王利觉得“浑身上下肉都在疼”。
王利的遭遇,在酱酒经销商中并非个案。
进入6月,酱酒淡季不淡、热浪不减,在经历一波酒水价格普涨、包材生产延期、市场大面积缺货考验后,很多经销商拉着包材来到工厂,却在拉酒发货最后一公里,再次遇到“拦路虎”。
灌酒“梗阻”
2019年6月,王利浓香转酱香,签约当时某酱酒三线品牌,成为其全国品牌运营商。
初次接触,王利觉得合作酒企服务尚可。2019年8月第一批货,他派一辆车拉回3000箱酒销售;2020年疫情突发,他又追加2万多箱订单,发运物流都一路绿灯。
“拉货容易,其实是那时做酱酒的酒商不多”,王利后来复盘后认为,酱酒包装、生产和厂家物流运输,在当时都还未达到满负荷。
进入2021年,一切都变了。
一方面是包装生产排期延长,王利从工厂下订单到拿产品,足足等了2个月;另一方面是运费上涨,山东到茅台镇汽车运价上涨了15%,这些都计入了运营成本。
考虑到需要2个月拿到包装,王利原计划一次发5辆货车到厂,把酒灌好全部拉回去,业务经理只得告诉他先来一辆车,结果就遇到了上述情况。
王利随后了解到,该酒企储酒罐有酒与原有灌装线不匹配,每天仅限量灌装7万瓶。一辆17.5米的大货车至少可以装运2500箱酒,折合1.5万瓶,灌装线每天只能满足5车运力。
等待7天之后,王利托关系终于拉到了酒,货拉回河南由于错过了销售时机,原定要1500箱酒的客户取消了订单。剩下的四车酒多久才能拉得回来,他也十分犯难。
艰难的发货
与王利拉酒不顺相比,广东酒商马力(化名)经历更加曲折。
4月初,马力公司仓库库存就卖完了。他在厂家提前生产了一批酒,于是催促业务经理通知厂里补货,业务员告诉他现在市场要挺价控量,只能小批量发运,货还是不够卖。
业务员还告诉马力,2月后酒水价格要涨价,现在打款可享受原价。马力又给厂里打了300万货款。
货款加上包装,真金白银投进去了几百万,马力开始天天等厂家的拉货通知。
5月下旬,厂家通知马力可以派车去厂里灌酒,他和司机驱车赶到当地,却遭遇到和王利类似的情况。
等了几天还是排不上,厂里也看到来拉货的客户实在太多,就在茅台镇找了一家企业合作,用对方的灌装线灌酒,分流了部分客户。
即使这样,马力算算自己也要20天左右才拉得到酒,他不由地想问:这么多客户,酒企生产调度怎么不提前协调好?无奈“人在屋檐下敢怒不敢言”,他现在只盼望尽早把酒拉回去。
市场行为还是“店大欺客”?
多位酱酒经销商向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表示,上述灌酒发货难的遭遇,2019、2020年并不明显,2021年集中爆发,给部分酱酒酒企敲响了警钟。
在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田卓鹏看来,酱酒消费爆发后货源紧张,供需矛盾突出,出现经销商灌酒、拉货、发货难主要是“市场行为”,但酒企在生产调度、沟通协调上也有改进之处,货源紧缺服务质量不能下降。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永华表示,2021年表现突出的拉酒难、发货难,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从酒企内部看,有的酒企发不出货确实是供不出酒,为了做业绩又在外面不断拓展市场收款,导致矛盾突出;也有部分企业有库存,但配套跟不上,例如因灌装能力不足制约了发运。
杨永华表示,酒企如果产能不够,就应该做好生产计划不要在市场大量接单,否则供不出酒影响信誉;配套措施跟不上要客户等货的,要尽量多为客户着想,提供人性化服务。
有茅台镇酒业人士分析,日前仁怀对每个酿酒窖坑加收1.8万元/口环保费,同时窖坑酿酒租赁费用普遍上升1万元/年,按照每个窖坑平均出产6吨酒计算,每斤大曲坤沙酱酒增加成本20元以上,有酒企迟迟不发货,不排除后期涨价的可能。
对于上述现象,有酒商指出“由于高端酱酒生产周期较长,市场短期缺酒,个别酒企在经销商打款、灌酒、发货上出现店大欺客苗头是不应该的。酱酒不可能始终紧缺,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才是立足之本,和谐厂商关系事关企业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持续的酱酒热暴露了行业诸多问题;涤荡尘埃之后,酒业又将迎来快速发展。
你怎么看酱酒企业发货“梗阻”?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