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身为国酒,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60年代的中国,有重大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也有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的振奋人心,这个年代,物资极度匮乏,茅台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坚韧成长。
今天,茅友公社将为大家讲述“60年代”内销茅台酒的特征,伴随着茅台老酒的醇香去感受那段岁月。
60年代内销茅台酒主要特征
“三大革命”茅台:从1966年起,内销五星茅台酒背标文字中出现“三大革命”,俗称“三大革命”茅台。“三大革命”茅台是“文革”的产物,一直沿用到1982年。
从土陶瓶到玻璃瓶:1966年以前,茅台酒酒瓶一直使用贵州当地生产的陶瓷瓶,但烧纸这种瓶子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从1966年开始,茅台酒改为乳白色玻璃瓶。玻璃瓶成本低、密封性好、不渗漏,以及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拥有净白的瓶身,两全其美。1968年,内销茅台又出现过白瓷瓶,那是因为酒瓶库存原因造成的现象。
从繁体字到简体字:1966年以前,内销茅台背标文字为繁体、竖排,而自1966年以后,背标文字改为横排、简体。
从木塞到塑料螺旋盖:1966年,茅台酒厂接轻工厅通知,内销茅台的瓶盖由木塞改为红色塑料螺旋盖。
日期为蓝色汉字:60年代茅台酒的日期格式为蓝色汉字。
棉纸外包装:60年代的内销五星茅台,外包装为棉纸包装,棉纸正面印有红色“中国贵州茅台酒”字样以及生产日期。
上世纪60年代的茅台酒,至今已有50年历史,绝对是上品佳酿。每一滴酒都如黄金般珍贵,酒体醇厚,倒入杯中,酒香溢散,酱香突出,香而不绝。
茅台老酒收藏价值高,想入坑的酒友们千万要注意。
茅友公社会定期给酒友们介绍一些茅台酒鉴定小知识,如果你还有其他想看的鉴定小知识,可以留言给我们,或者关注茅友公社的微信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