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作者:赖世豪酒业 更新时间:2023-03-08 06:48 阅读:283

今年国庆档的票房黑马无疑是《我和我的家乡》,这是一部笑泪同行的喜剧电影,特别是作为贵州人在看到“天上掉下来个UFO”这一单元的时候,除了欢乐,更多的是感动和泪水!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


这一单元讲述了贵州阿福村在中秋之夜,神秘UFO惊现轰动了全村。“天外来客”带火村里的旅游项目,也吸引卫视《再进科学》剧组前来寻找真相,村支书和村长开始保住来之不易的成果,阻挠他们找到真相,并依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脱贫致富。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


与其叫做《天上掉下来个UFO》,不如叫做《旅游产业带动的致富之路》,在全国通过特色旅游项目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


含泪看完这一片段,不禁想起我的家乡—“茅台镇”,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体会在心里。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


提起茅台镇,大家想起的一定是白酒!


茅台镇被称为“中国第一酒镇”,2019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1131亿元,同比增长15.8% ;其中仁怀市酱香酒以不到中国白酒产量3%的占比,实现了超过40%的利润,为贵州省的GDP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


但谁能想到这辉煌成就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为什么叫茅台镇?


早前,这里原是濮僚部落(仫佬族的祖先)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马桑湾”,后来部落为了保护在赤水河东岸发现的泉水,砌了一口四方井来保护泉眼,渐渐地,大家就开始将“马桑湾”叫做“四方井”。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


随着部落居住的时间越长,族内就开始修筑土台祭祀祖先,而土台使用的时间一久竟长满了茅草,族人为了表示对祖先在这里开荒破草表示崇敬,于是“茅台”就这样出现了。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官网


后来,在元朝、明朝以及清乾隆时期,茅台镇也被称为“半边桥”、“云谷镇”、“益商镇”等,直至1930年,民国振幅正式设立茅台镇建制,且新中国成立之后没有修改名字。


于是“茅台镇”这个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了,直至如今。


酿酒历程


01 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汉代,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根据《遵义府志》记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02 到了元、明时期,茅台镇出现了“回沙”工艺,大量的正规酿酒坊开始形成规模与流派。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政府实行“川盐入黔”,大量的商贾汇聚在茅台镇,刺激酿酒业的发达和酿酒技术的提高,茅台镇酒业兴旺了起来。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官网


03 好景不常在,咸丰年间,黔北农民起义,战争在茅台镇打响,村寨被夷为平地,大量的酒烧坊被毁坏了,茅台镇的酒也终止了生产。抗战胜利之后出现了很多仿制的烧坊,但因为酿制不得法,都逐渐消失了。


直至后来三茅鼎力,政府将三大烧坊合并之后,白酒才开始进入正规化、厂量化。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官网


04 自从贵州开始大力发展酒文化以来,白酒不负众望,在贵州GDP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厚重的一笔,茅台镇也在这样的影响下飞速发展。


我和我的家乡——“茅台镇”


赖世豪酒业官网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中,阿福村的村民最终靠着地道的酸汤鱼和黔南独特的美景,走出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


回到现实中,咱们也告别了两座山见面难的交通不便,结束了直线1km的异地恋,进入了桥梁飞架天堑变通途的新时代。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