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比较零散,是这几天在苏格兰参观几家高地酒厂的一些杂记。
人们都说伦敦的天气不好,但是进入广袤的苏格兰腹地以后,我们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好”的天气——其实已经是6月中旬,可是还经常冷得要穿毛衣;每天都是阴天,偶尔在乌云的缝隙中看到几丝靛蓝,已经是幸运;大雨更是经常不期而至,不过只要把车子直直地开出几百米,就能把雨甩在身后;还有永远不会停歇的风。在这种地方多呆几天,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苏格兰人那么需要威士忌——天气都这么坏了,经常只能呆在家里,要没有好酒的话,马上就要得抑郁症。
高地的天气就是这样一直阴着,天空有一丝蓝就算不错了。
同时你也会知道为什么英国人见面要先谈天气,因为好天气实在太难得了,以至于一旦出现,它就成为了一个话题。我们在高地的海湾渔港找吃饭的地方时碰到一双耄耋之年的夫妻,老太太开口就说,今天的天气还不错,风不太大,而且终于能看到一点点蓝天,你们来苏格兰啊要珍惜这样的日子,不过反正你又不是为了天气来的,哈哈哈哈。
6月其实已经是去苏格兰的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季节,虽然天气还是坏,但毕竟已经不像4、5月那样,偶尔还要穿羽绒,而且机票的价格比起7、8月来说便宜不少。
苏格兰的酒厂大都在郊外,再加上公共交通欠奉,来看酒厂的话不开车是不行的。
不过很多酒厂的导览人员都是大学生兼职或者新员工,只能介绍一些最简单的资讯,如果你问她们威士忌生产的专业问题,未必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还不如逮住生产车间那些操着浓重苏格兰口音的大叔们好好聊几句。但是他们基本各司其职,所以你在糖化车间见到的人,就问关于糖化的问题;在蒸馏车间见到人,就问关于蒸馏的问题吧。
Glenmorangie——长颈鹿蒸馏器
Glenmorangie是我的威士忌启蒙酒之一,来之前就把它划定在必去的列表里。全苏格兰最高的蒸馏器,只有最轻柔、杂质最少的酒蒸汽才能通过高耸的铜管进入冷凝器,成为生命之水,因此酒体里有着非常非常柔和的花果香,容易跟橡木桶融合。——这是早就知道的,但是当你实在地见到那又窄又高的、如长颈鹿一般的蒸馏器时,想着我喝到的多少格兰杰单一麦芽都是这它们蒸馏出来的,感觉又不一样了。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见你啊。
官方提供的格兰杰蒸馏器的照片。
几乎所有酒厂都不允许在蒸馏车间拍照,格兰杰也不例外,因此只好在外面找角度勉强拍了一张。不管怎么样,现场看到的感觉,跟看照片比起来,要好太多了,差别等同于交响乐现场和CD播放的差别。
这是我在酒厂勉强拍到的。
来到这里才知道,格兰杰是全英销量最高的单一麦芽——得到威士忌的故乡如此高度认可,感觉逼格又上升了一点。另外,它的全球销量是第四,在格兰威特、格兰菲迪、麦卡伦这三巨头之后。
在和其他酒厂的酿酒师聊天时,他们说格兰杰其实有很多产品是为收藏家们生产的,此言非虚。比如他们每年换一个花样的Private Edition系列,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特别橡木桶及换桶系列。这次在酒厂商店不仅见到了一些年份较老的早期产品,更有已经是“膜拜酒”的1970年代单桶系列,5瓶一套,全球仅10套,叫价3万英镑。
这套宝贝定价3万英镑,等我赚够钱了就来带你回家!
Clynelish——厂里已经没有小猫
Clynelish的Logo就是一只猫,所以爱好者们都把这款酒昵称为“小猫”。其实以前的威士忌酒厂大都要养猫,因为他们要储存大麦并且发麦,非常招老鼠。不过现在很少酒厂再会自己做发麦,而改成向大型发麦厂订购所需要的麦芽,Clynelish也是这样的,因此再没有养猫的必要了。酒厂周围倒是经常看到有野兔四处蹦跶。
另外,很多人对Clynelish的发音其实是错的,因为大家会习惯把e的音也发出来,而实际上那个e是不发音的,读成“klein-LISH”就对了。
Clynelish以前还生产Brora威士忌——一款现在被各国买家追捧至动辄过万元的奢侈品级单一麦芽。现在去酒厂还能看到当年用来生产Brora的蒸馏器。
Brora的蒸馏器,形状和Clynelish其实颇为不同,生产的原酒风味自然也不一样,已经被弃用。
酒窖里自然也还有Brora库存,让人看了直接就有冲动像电影《Angel’s Share》的主角那样,找个角落藏起来,晚上偷酒桶里的酒去喝。
左下角把桶盖漆成红色的,就是一桶Brora1977年的原酒。
在Clynelish的仓库里看到,该厂的雪莉桶用量非常大,其常规产品的14年单一麦芽的雪莉桶比例不小,因此酒体兼得波本桶和雪莉桶原酒的优点,很值得品尝。
Glen Ord——专供亚洲的单麦
帝亚吉欧旗下的苏格登(Singleton)单一麦芽其实是由三家酒厂分别生产,然后分别供应亚洲、欧洲、美洲市场;各自的味道也有略微区别,比如供应亚洲市场的Singleton of Glen Ord,其威士忌就偏向于麦芽香和奶油香。
Glen Ord是颇值得去参观的酒厂,因为在游客中心还设置了小型博物馆,可以看到的很多古老的、已经弃用的威士忌生产工具,了解这个酒种的历史。
Glen Ord里的小型威士忌博物馆。
酒厂还保留着发麦设备,为一些帝亚吉欧的酒厂提供大麦芽,包括著名的Talisker。因此在这里能看到泰斯卡的大麦芽,闻到那浓郁的泥煤熏烤香。
这种并排而高耸的方形烟囱在古时是威士忌酒厂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就是麦芽窨窖。
另外,在餐馆酒厂时还能见到木制的发酵槽。木槽比起不锈钢槽,能更好地帮助发酵,但因为它比不锈钢槽的成本更高,而且需要花更多人力清洗,所以已经被大部分酒厂摒弃。在人力成本高企的今天,坚持使用木槽的酒厂,是值得高看一眼的。
Glencadam——典型高地风味
格兰凯登(Glencadam)这家名不经传的酒厂其实已经有接近200年的历史。酒厂没有游客中心,但是只要提前打电话预约,就能去参观。记得品尝一下它们的10年和16年单一麦芽,是典型的高地风味,既柔和,也复杂,比起斯贝塞普遍的清淡,要多了几分复杂和回味,酒体也更坚实一些。
酒厂成立于1825年,地址一直没有变过,所有建筑都是在原址上一点一点建好,厂里还有一个建厂时就建好的仓库,至今还在使用。苏格兰很多酒厂都有个传说,就是在酒厂最古老的仓库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能听到脚步声,却不见人影——这是已经逝去的历代酿酒大师,他们的“灵魂”还不愿散去,一直在检查着橡木桶陈酒的情况,保佑酒厂继续酿出好酒。而老的格兰凯登存酒仓库,就是有这种气质的仓库。
格兰凯登的存酒仓库不像很多酒厂那样精心布置过,所以你其实可以在里面看到随处散落的、来自其他酒厂的原酒。苏格兰酒厂之间大都会进行原酒的交易,以丰富彼此的库存,让大家有更多不同风格的酒,以生产调和威士忌。
最后,再说一个和酒无关的心得:去苏格兰看酒厂,请一定要自备方便面和老干妈或XO酱!
我其实不是那种很典型的中国胃,以前去法国、日本,甚至美国,连续出差两周,可以完全不吃中国菜。但是在苏格兰,还真的就觉得当地的食物如同嚼蜡——传统的苏格兰美食Haggis(羊杂碎),虽然没有传说中那么暗黑,但是多吃两口真的会很油腻;除此以外就是无尽的炸鱼薯条;鸡肉则永远只有鸡胸,猪则永远只有猪腩肉……而且当地厨师对油炸食物的偏好相当高,很多鲜美的海鲜都要经过油炸,让人看了只能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