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见的普通茅台酒瓶都是乳白玻璃瓶,最早的茅台酒是用什么装的呢?那就是茅台酒器卮(zhī)子。
这是一件外形十分奇特的酒器。直口、溜肩、胆腹、圈足,有点像茅台镇很常见的盛酒陶坛。但是,它又的确不是陶坛。
卮子先用细竹篾精编成竹篓,再在竹篓内糊上猪血、生石灰和宣纸,最后用桐油浸泡。每个卮子能盛酒 100 斤。清朝中期,茅台酒散装零售,盛酒的容器就是卮子。
卮,在古代是一种盛酒的器皿,其为圆形,容量四升。茅台人将卮进行了改造,让“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俗话,从此有了例外。
那么,茅台人为什么要用卮子作为盛酒的容器呢?
茅台镇地处赤水河谷,四周群山环抱,运输货物只能靠人背马驮,如果用陶坛,自身重量已经够呛,更别说再盛满酒了。而竹编的卮子,自身重量很轻,使装运的效率大大提高,走街串巷的行商小贩,也可以挑着沿街叫卖,或者翻山越岭长途贩运到邻省出售。卮子,为茅台酒名震川黔做出了贡献。
早期茅台酒用卮子贩运,用各种酒坛零售。盛酒器皿由购酒者自备,并没有专用的包装容器。清乾隆十年(1745年),四川总督张广泗疏通赤水河,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镇,八方商贾云集,茅台酒声名远播,作为地方土特产,携带方便成为了消费需要。
那后来又是用什么器具来盛装酒呢?小编先卖个关子,以后再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