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所有的酒类中,白酒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总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觉得白酒自古就有的。特别是一些白酒品牌的宣传,总是会把他们的历史弄得非常的久远。因此,很多人一直认为曹操的“唯有杜康”、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武松的“三碗不过岗”都是白酒。
其实,白酒的历史不及宋朝。最近仔细研究了一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画中可以看出关于酒的一些内容。从图中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在宋朝至少在北宋晚期还没有出现白酒。甚至黄酒在当时还未成型。
正店和香醪
进入城门内右手第一家店“孙羊店”,大门左边灯箱上“正店”,何为“正店”?所谓正店,是取得官方酿酒许可的餐饮机构,既可为顾客提供餐饮和酒水,还可以向其它取得零售酒水资格的“脚店”提供酒水批发。(脚店,下面会介绍。)
在孙羊店的门口另一侧的灯箱上又有两个字,上面是个“香”字,下面的字只出现了一半,不过根据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考证,应该是个“醪”字——“香醪”。“醪”就是指的浊酒、米酒等酿造酒,也就是低度酒。无论是什么酒,绝对不会是白酒这种高度的蒸馏酒。
我们可以再看看孙羊店面右手边,有好多的酒桶。如果当时是白酒这种蒸馏酒,装在木桶中,那么我们今天的白酒估计也会和威士忌一个颜色了,也就没有“白”酒了。白酒的“白”就是指的没有颜色。
在北宋时期用木桶装酒或其他液体还是很常见的。看来,橡木桶这种形式并不是欧洲人的专利。
脚店和新酒
让我们再来到城外的另一家酒店:“十千”,这是一家“脚店”。所谓“脚店”,同样是取得官方酒水销售资格的餐饮机构,不过“脚店”不能自己酿酒,而是须要从“正店”批发酒水。
这家“脚店”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些酒店卖的是黄酒,不,应该说是黄酒的雏形、黄酒的中级阶段——米酒。
酒店门头上有“稚酒”。
酒店门口挂的幌子上写的是“新酒”。
那么,“稚酒”和“新酒”,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新酿出来的酒。只有在发酵工艺简单的时代,才会讲究“新”。因为当时的酿造工艺比较落后,酒液中含有大量的原料颗粒,酒容易酸败,不宜久存。只有越是新鲜的酒味道越好,所以才会用到“稚酒”和“新酒”这样的宣传卖点。如果是白酒,这样当卖点宣传,还有生意么?
据考证,黄酒的工艺是在元代成熟的,其名称也是在元代出现的。这个时候酿造工艺成熟,米酒才能达长时间的发酵或熟化,颜色才能变黄,才能称为“黄酒”,也称为“老酒”。所以,在宋代,人们只能以“新酒”为“美禄”。
今天的黄酒,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市场版图,甚至很多人都觉得黄酒只是江浙一带的地方酒而已。而白酒理所当然的是我国历史悠久,一直就有的一种酒。其实,黄酒才是“国酒”,才是老大哥。
以上内容均为《四度酒话》作者收集相关资料总结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与真实情况对等,仅供酒友之间探讨,如引用的图文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本人,以便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另外,本号已经申请“原创保护”,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