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酒酌情,快慢相宜
人们在喝不同的酒时,其饮用快慢要酌情处理。喜欢快饮的朋友可以选择啤酒,其他酒不亦快饮,这主要是为了减轻酒精成分对胃的刺激和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古人就提倡“饮必小咽”,《吕氏春秋.尽数》告诫人们:“几养生,莫如知本…….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代朱彝尊撰写的《食宪鸿秘》提出:“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胃。胃为五脏华盖,尤不可伤。且粗速无品。”人们在饮酒”粗速“时,因为胃受到酒精强烈刺激,会造成急性胃炎,有时还会吐血,肝脏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酒精刺激,会产生功能疾病,所以胃和肝脏受到的损害比较严重。而且”粗速饮酒“极易造成醉酒,尤其是人体在剧烈运动以后,全省极度疲劳之时,如果抓起酒来就快速牛饮,还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
2.空腹饮酒,有害健康
人如果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喝酒,最容易醉的,而且对人的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酒下肚之后,酒留在胃里的时间比较短,其中的酒精80%是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的都由胃吸收,一个半小时的吸收量要达到90%以上。饮酒5分钟,人的血液里就会有酒精,当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400毫克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中毒,而到400-500毫克时,就会引起大脑产生深度麻醉,甚至死亡。所以,空腹饮酒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大家在喝酒前最好吃点东西,这样酒精的浓度就会降低,并且延长在胃里的停留的时间,酒受到胃的干扰,吸收缓慢,不容易醉。
3.愤懑忧郁,喝酒害己
当人们的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进餐和饮酒,而且还容易生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告诉人们:“食时,宜与家人或相契之友同案而食,笑语温和,随意谈话。言者发抒其意旨,听者舒畅其胸襟,心中喜悦,消化力自能增加,最合卫生之旨。试思人当谈论快适时,饮者增加,有利于不自觉者。当愤怒或愁苦时,佳肴当前,不食自饱。“ 并且指出”凡遇愤怒或忧郁时,皆不能食,食之不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当切戒者“。当人在情绪低落时,肌肉内的各个系统功能就会处于底下的状态,这个时候,在借酒浇愁那对身体的危害就等于雪上加霜。宋代词人辛弃疾常年贪杯,闹得咽喉焦灼,深感酒害,决计戒酒。所以以酒浇愁是不可取的,,李白在诗中深有体会地写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古人况且觉醒,但愿今天的人能以此为镜,不要再以酒浇愁。
4.白酒黄酒,热饮有益
人们长期习惯于和冷酒,无论春夏秋冬,大开瓶就喝,这种习惯不科学,应当改掉。古代的时候,人们就有酒加热了再喝的讨论。例如元代人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就说:“凡饮酒宜温“,认为”饮冷酒成手站“。那么,为什么要将酒加热了再喝而不能冷喝呢?因为白酒、黄酒中,除了乙醇外,还有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在内,例如甲醇。乙醇、杂醇油等。甲醇对人的视觉神经有害,超过10毫升甲醇就会导致喝酒者双目失明,如果再多,还会有生命危险,乙醇也会增加酒的辛辣味,摄入一定量饮者就会出现头晕目眩,而甲醇和乙醇的沸点分别是64.7度和21度,用热水将其加温,就可以把它们蒸发掉。除此之外,酒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沸点为787.3度)也会挥发一些。这一切,都能减少酒对饮者身体的毒害。当然对酒加温有一定的限度,酒太热了,饮后也会伤肺。正确的饮酒方法酒是要在酒不冷不热时饮,古人有”温酒“”暖酒“之说,其原因也就在此。
5.冰镇啤酒,少饮为好
啤酒是现代社会最畅销的饮料之一。人们聚餐前适量地喝些啤酒,不仅会感到清凉,还能开胃解渴,使人兴奋。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天热时大量地饮冰镇啤酒,尤其是刚刚进行大量运动的体力劳动者,其实这种饮法对健康是不利的。在冰箱里冰镇过的啤酒,其温度一般比体内的温度低20-30度。过多地饮用冰镇过的凉啤酒,容易使人内肠胃中的温度骤然下降,胃肠道血管迅速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影响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有可能导致体内的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分泌量大大减少,很容易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大家还是少饮冰镇啤酒的为好。如非饮不可,亦适量,以半瓶或不超过一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