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文化从肇始到如今,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数次起起伏伏。每一轮的起始、发展、兴盛和衰亡都为酿酒、售酒行业甚至是酒文化整体带来或大或小的变革。正如我们之前讲过的,中华酒文化的第一轮小循环发生的时间很早,早在中华文明史源头处的商代,中华酒文化就出现过一个小高峰,如果细究其中环节的话,自然也涉及从起始到发展,再到兴盛和衰亡的全过程。
其始也有根。酿酒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之前。我们根据现代考古工作中出土的大量器物可以得知,酒的历史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中国酿酒技术的问世远远早于文字的出现。在远古时期,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粮食,在解决了生存之患后,多余的粮食便成为酿酒的原料。农业发展至商代时已经比较发达,商代的新式青铜农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并且与渔猎、畜牧业产生了分化,成了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此时农产品的大量积累为酿酒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发展也有迹可循。商代酒文化兴盛的一个标志性器物便是青铜酒器。商代是青铜器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酒文化盛行的时代。商代手工业较之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此时酿酒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殷商人便逐渐养成了酿酒、饮酒之风,这种风气在商代贵族之中更加盛行。当时甚至还出现了诸如长勺氏、尾勺氏的以专门制造酒器为生的氏族。当时的社会已经拥有一套完备而且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并且这些社会等级制度与酒相关的礼仪紧紧绑定在一起。
其兴也有源。商代是一个信奉鬼神的朝代。殷商人认为酒可以帮助他们与神灵和祖先沟通,因此在祭祀活动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礼记·中庸》曰:“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随着丧葬观念的流传,加之殷商人民对酒的依赖,在商代的陪葬品中,青铜酒器普遍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形制,此类随葬酒器的组合方式贯穿于整个商代当中。即便是用不起青铜器物的平民,死后也会用陶制酒器随葬。不难看出商代喜酒风气之盛,上至王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将酒当作心头之好,不但生前饮酒,死后仍需以酒为伴,从丧葬习俗也可窥见酒文化对其带来的影响。
至于其衰败,周公的一篇《酒诰》只是道出了一部分缘由,客观而言则是,酒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