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的调整,白酒行业和企业,总体已然摆脱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而言,效果尤为明显。改革与创新,有效适应了新常态,增添了新动能。竞争到竞合,推动行业形成了新的健康发展格局。在“第八届中国白酒6+2峰会”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在发言中表示,优势资源不断向龙头企业聚集,品质、品牌效应更加明显,龙头企业应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推动产业发展。作为行业骨干企业最为重要的,应是做好实业行稳致远,当好骨干推动发展,做出“大”的样子。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
李保芳董事长表示:一方面,要聚精会神抓主业。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做到“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当中有两个问题尤为重要:一是做品质。要坚持视质量为生命,视消费者为上帝,以严谨的工艺操作和严苛的质量标准,做良心产品,赢过硬口碑,树行业标杆;二是做服务。消费选择越来越多元化、消费偏好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只有让人温暖的服务,才是赢得消费者的法宝。要切实尊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和突出市场需求导向,着力升级服务、优化体验,让消费者舒心。最近,兄弟企业陆续在文化酒方面作出尝试,这本身就是服务升级的一种体现。我们也正在思考,利用最老的制酒车间“茅酒之源”,开发一款承载茅台核心文化内涵的酒品,邀请消费者一起步入茅台历史,体验传统酿造技艺的神秘,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知茅台,进一步提升茅台历史文化的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要心无旁骛做实业。同样是两个问题:一是以“竞合”促产业良性发展。始终保持定力和自信,坚持相互团结、相互帮衬、相互支持,充分发挥产区、品牌、技术、市场等优势,构建和保持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支持和带动更多兄弟企业提高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带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以“文化”树中国白酒品牌。客观上讲,不管大品牌小品牌,老企业新企业,诞生之初都应做文化,壮大之后更应有文化。要顺应时代形势和发展趋势,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写好自己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形成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说服力和联心、联手、联动的凝聚力,推动中国白酒真正“走出去”。
对白酒国际化问题,李保芳董事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中国品牌企业的积极响应;二是像茅台这样具有强大盈利的中国实业,需要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增加理解、减少壁垒,做出更多贡献;三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需要保持开放、谦逊的心态,通过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不断汲取营养,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