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什么时候都能找出喝一杯的理由:送别要喝,接风要喝,婚嫁要喝,殡丧也要喝。
据说,中国人一年喝下去的酒,能填满整个太湖,而且几乎所有省份都有酒风彪悍的地区。
男人的酒局就如同战场,喝到酒酣淋漓之时,总要在酒量上分个高下。经常混迹酒局的人都知道,江湖传言的“求醉”三要素,那便是:空腹、混酒和迟到。
就算是能豪饮的老司机,提起“混酒”一事,恐怕也会敬畏三分。无数人的实践经验告诉你,喝酒千万不要混,混了你准醉。而且这酒桌上的混酒,都混出了名堂——什么“深水炸弹”、“三盅全会”各类花样应有尽有。
此外,当有些人已经喝不动白酒时,劝酒的人会喊“来,换啤的!”,这样也会达到混酒的效果。如此的夜宴,一般等着你的,就是难受的宿醉。
那么为什么混酒容易醉呢?这就要从醉酒说起,今天酒库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酒量到底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说酒量是天生的,在现实生活的酒场中,你会发现有些人之前从未喝过酒,可第一次就能把你这个老司机喝趴下,why?这都归功于人体内的一种酶——“乙醛脱氢酶”。
大家都知道酒里面主要物质是乙醇,乙醇可不是好东西,人体会把它当做毒素来进行解毒。解毒过程并不复杂,就两步:第一步,乙醇转换成乙醛;第二步,乙醛转换成乙酸。乙醇和乙醛都有害,但最终转换成的乙酸,就对人体无毒无害了。
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两个“工人”:把乙醇加工成乙醛的工人叫“乙醇脱氢酶”,把乙醛加工成乙酸的工人叫“乙醛脱氢酶”。前一类工人很廉价,人体一般都不缺;但后一类工人——“乙醛脱氢酶”却比较稀罕,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而它的多少,就决定了你的酒量,乙醛脱氢酶较少或活性降低时会导致酒精分解变慢。
产生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在亚洲人种中产生了变异,导致亚洲人乙醛脱氢酶较少或活性低,使得亚洲人更容易醉酒,而欧洲人却很少变异,所以你会发现“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几乎人人能豪饮。
混酒为何容易醉
原因一:啤酒、气泡酒中的始作俑者——二氧化碳
酒精进入人体后,20%会在胃内吸收,剩下的80%在小肠内吸收。啤酒、香槟、碳酸饮料等都含有大量的碳酸,碳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不但可以像开口器一样,撑开你胃部末端的幽门,而且能刺激胃壁,加速胃的排空,让酒精迅速进入小肠,加快酒精的吸收。
此外,啤酒中含有的组胺、绿原酸,可以扩张胃壁及小肠壁上的毛细血管,兴奋神经,加快胃肠蠕动,促进乙醇吸收。
原因二:饮酒速度过快
喝酒易不易醉,除了遗传基因,还与饮酒的速度有关。一般而言,饮酒速度越快,同样时间内摄入的酒精越多,就越容易醉酒。
喝混酒的人,尤其是之前喝白酒,后来又换成啤酒或红酒的人,由于从心理上觉得换了酒精度数更低的酒,就会不自觉地加快饮酒的速度。喝白酒时,一口口地抿,换了低度酒,就一口喝下一整杯了。
如果你混的酒是偏甜的果酒,甜味会影响你的大脑对酒精的判断,从而无意识地喝下过量的酒,引起醉酒。
原因三:肌体“环境胁迫”的不适应
酒精作为外来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肌体细胞为了适应新环境,应对眼前的危机,会产生“环境胁迫”效应。
如果你只喝一种酒,肌体已经习惯对这个浓度的酒精进行处理,但是你突然来上好几个浓度的酒,肌体就会有些张皇失措,从而导致酒精调节能力较之前变弱,使你更容易醉酒。
就好比射箭,你给射手一个靶子,他能很容易命中靶心,完成任务。但如果你冷不丁地同时往天上扔十只鸭子,让他同时给你射下来,那即便是高手也会措手不及。
这种环境胁迫效应,通常对于不经常喝混酒的人效果更加明显。而经常喝混酒的人,体内已经逐渐建立起了应对混酒的适应机制,因此这个效应反而会弱一些。
如何预防醉酒
喝酒前尽量不要空腹,食物可以影响酒精的吸收。饮酒的过程中,可以食用一定量的主食,主食中的糖类物质在体内会产生有解毒作用的葡萄糖醛酸。饮酒后大量饮水,并服用一定剂量的B族维生素,可以加快酒精的代谢。
饮酒前以及饮酒间隙食用主食可以缓解醉酒。酒局有风险,混酒需谨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是实在不想醉,最好的办法就是:装醉吧……
再次提醒,过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请适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