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能在享用之后诱发出自己的神经质、妄想症、兴奋性等全部情绪甚至另一方面的人格,能让之前还像个哲学家一样紧锁双眉郁郁寡欢的的拥趸们,瞬间变成狂喜得无边无际的斗牛士……
那么,它的名字一定叫酒。
犹如白兰地反映着法兰西民族的浪漫与激情,威士忌藏匿着英格兰民族的贵族气质,伏特加蕴含着战斗民族的直爽与刚烈,中国白酒包罗的文化涉及到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白酒文化便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版本。
酒以成礼,源于古俗古义。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发轫于夏朝的酒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春秋时期,《左传》有云:“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几千多来,与西方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不同,国人饮酒被赋予了更多的场景和情怀。
从古至今,隋唐以前,酒主要作为沟通交流的载体,人们借酒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慨叹。到了唐代,饮酒鲜有节制,讲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从宋代开始,先人们开始注重节饮和礼饮,而到了清代,文人们著书将酒礼的规矩一条一条陈述出来,约束自己的同时也劝诫世人,清人张晋寿《酒德》有云: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
甜美的回忆、绵绵的愁绪、真诚的祝福、伟大的抱负……当白酒碰上这些,势必将演绎出荡气回肠的久别重逢。而饮者们的情绪,也统统在饮酒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得到了寄托、得到了解脱、得到了安慰。从古至今,尽意的场景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浩渺无际、深沉无底的情意的交流与贮存。
因此,得益于深入渗透文学艺术、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由饮酒流传下的美妙场景数不胜数。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喝的是绵绵的离别思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的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喝的是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喝的是胸怀天下的气魄;……然而,随着时间驾临到新时代,由商业目的领衔的酒桌文化直接导致白酒原本的礼仪情怀文化逐渐褪色。“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握手只是礼仪,酒是直接将人的情感托起,与其冷冰冰地握手,不如热乎乎地喝酒,毫无问题。但是,以“诱惑”去达成目的的手段,显然没有以“庆祝”来加深关系来得更歇斯底里。
此外,醉玉颓山学道者寥寥可数,而随意醉酒之人不胜枚举。劝酒、酗酒等是酒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畸型陋习,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被慢慢放大。
近年来,酗酒、酒驾、未成年人饮酒等不文明饮酒行为滋生,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近日,有邯郸少年,自诩有武松十八碗过岗打虎之勇,商家亦不查其是否成年,少年连饮7碗摔碗酒,卒;句容两男子,醉酒盲目打抱不平、寻衅滋事,掰断警察手指,被刑拘;晋江三兄弟,自以为有桃园结义之情,目无王法醉驾准备再豪饮,被刑拘......等频频见诸报端。
借用一句经典的话,这背后是道德文化的扭曲还是自知之明的沦丧?
抛开饮酒时“莲花指、轻举杯、深入喉、舒展眉、重置杯、喊声美”的繁文缛节,“理性饮酒、礼性饮酒”应该被作为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圭臬。
如今,一方面,从技艺到记忆、从内部到外部、从国家到世界,名优酒主导的白酒“申遗”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另一方面,为复兴中国白酒文化,在重现昔日礼性饮酒场景的同时,名优酒企纷纷将“倡导理性饮酒”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承诺,号召更多人关注饮酒领域的不良现象,并做出有益的改变。
礼性饮酒、理性饮酒既是社会的进步表现,也是行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积极推广轻松淡饮、理性饮酒的理念,让酒真正成为文明的使者,让酒的魅力与价值重新绽放,需要所有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