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必拘泥于年龄、身份或潮流,三个也好,五个也罢,聚再一处,不在乎是什么酒、什么礼,开怀畅饮之,无不尽欢而散。在我国漫长的饮酒文化中,因酒而出名的“小团体”可不少。
1.九人团·香山九老
白居易晚年闲居在洛阳的香山,他经常跟一些朋友聚饮,诗酒相酬。
在他74岁时,和胡臬(89岁)、吉旼(88岁)、郑据(85岁)、刘真(87岁)、卢慎(83岁)、张浑(77岁)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的加入,号称“香山九老”。
后来白居易作了一首《九老图诗》,诗曰:“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2.八人团·饮中八仙
唐朝时期嗜好饮酒的八位学者,被称为“饮中八仙”,或“醉八仙”。八仙是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杜甫脍炙人口的《饮中八仙歌》将这八位“仙人”描绘地活灵活现,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3.七人团·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风采出众的一个文学群体,即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和阮咸七人。
他们常在云台山的一片幽静的竹林中聚会,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过着潇洒飘逸的生活。他们被视为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一个象征,为后人纷纷效仿和津津乐道。
4.六人团·竹溪六逸
唐开元末,李白移家东鲁,与东山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以纵酒酣歌为事,时号“竹溪六逸”。
他们在竹溪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一杯酒,便可结一段情谊。诗酒趁年华,闲时不如唤两三知己,斟上几杯美酒,不问尘世纷扰,不言琐碎俗事,在世间自由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