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从原料来看酒精酒为什么不如粮食酒。
先说粮食酒,顾名思义,用粮食酿制的酒,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大麦、小麦、小米、青稞,甘薯、绿豆......凡是含有淀粉或者糖类的物质都可用来酿酒。酿酒其实就是一个淀粉糖化发酵之后变成酒精的过程,不同的酿酒原料,经过不同的发酵糖化蒸馏工序之后,变成统一的一种物质——酒精。
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结构简式CH₃CH₂OH或C₂H₅OH,分子式C₂H₆O),无色透明,低毒性,纯液体不可以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著名医学杂志《Nature》发表论文《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证实了酒精会对体内的干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基因损伤,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种种的科学依据都在说乙醇不是什么好东西,又致癌又破坏干细胞的,但为啥全世界每年喝酒的人依然还是那么多。你去问酒鬼为啥喝酒,估计他也说不上,明知是不好的事还去做的人还少吗?听了酒精的这么多害处,吓得我赶紧开了瓶67度的老白干压压惊。
闲话少说,扯回粮食酒和酒精酒。
粮食酒,构成成分除了酒精和水,还含有醛、酸、醇、酯等四大类多达上百种物质,这些物质是粮食酒靠香气区分香型的主要依据,(例如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是已酸乙酯,清香型白酒主体香是乙酸乙酯),这些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正是粮食酒为什么比酒精酒好的依据。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老祖宗的思维里,酒是各种粮食辛辛苦苦煮出来的精华,喝酒向来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古代能自由喝好酒的,非富即贵,而贫苦农民,只能苦巴巴喝点浊酒、糟繆、酒醅。
纯粮酒自带各种香气,因此不用再额外添加香精色素等物质,也就更为健康。并且,由于粮食酒里面各种醇、酯的作用,酒精在人体内很容易就被分解,不会沉积在体内造成头晕、断片、恶心、反胃等不适症状,喝酒时不容易醉,喝酒之后不会头疼。这就是粮食酒的特殊之处。
而酒精酒,主要是用食用酒精兑水,然后添加各种香精,模仿相应香型的酒。
食用酒精怎么来的?食用酒精原料是谷物、薯类、废糖蜜,生产工艺是液态发酵法,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原料就变成了高纯度的酒精,这样制成的又叫液体发酵法普通白酒。
酒精酒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酿酒消耗的粮食供应不足。然而吃喝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甚至于有些人饭可以不吃,酒是不能不喝的。酒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怎么能让它就此断了传承呢?
如何解决粮食和酒之间的矛盾呢?经过多年研究,轻工业部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等主要的粮食,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酒精酒就是这么来的。
酒精的生产原料有哪些?请看下图:
图上没有表现到的原料还有:野生植物(橡子仁、土茯苓、蕨根、石蒜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米糠饼、麸皮、高粱糠、淀粉渣等),
孰优孰劣我也就不多说了,自己从原料上看吧。
粮食酒起码还能保证自己的原料是粮食,而酒精酒呢?薯类、谷类、甘蔗、甜菜且不说,这个废糖蜜和各种纤维原料,看着怎么这么令人害怕呢?
并且,食用酒精本身也因原料有品质区别。其中,玉米酒精>薯干酒精>糖蜜酒精>其他,然而玉米酒精大多是用于制作乙醇汽油,不进入酒品市场。也就是说,市面上的酒精酒普遍是用薯干酒精和糖蜜酒精兑成的,这两种酒精市价在4000至5000元一顿,用98度的酒精勾兑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么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块多钱。一吨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多数液态法制成的酒一斤成本还不到2块钱。
像这样的酒,配个华丽的包装,拍几个唯美的广告,再写几句具有情怀的宣传语,请个大牌代言的明星,怎么不得卖个百八十块钱啊?至于品质,你不喝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