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作,表达的思想深邃而高远,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但它又是一部文学巨著,描述的意境雄浑飘逸,不仅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文学思想,也影响了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和句法,当然也超乎寻常地影响了中国酒文化的历史走向。
《庄子》和《楚辞》的相似之处有很多,在诗酒影响上也如此,都是着墨不多,但一样富有酒神精神,是诗酒狂歌的历史标杆。而且有一篇作品,既见于《楚辞》,也收入《庄子》,那就是《渔父》。不过《楚辞》中的《渔父》中浸润着慷慨赴死的悲情,而《庄子》中的《渔父》则散发着超然物外的洒脱。
现当代有学者说先秦的楚文化中,既有酒文化,也有性文化。肚松觉得,楚文化中崇鬼、淫祀、尚鬼之风是有的,而且都离不开酒。现在名闻天下的湖南湘西酒鬼酒,就是脱胎于崇鬼、尚鬼的湘楚文化,因此品牌极具酒文化的感染力。但非要再附会一个性文化,这是在套用尼采的酒神精神,不免牵强附会、削足适履了。
《楚辞》中确实有浓郁的崇鬼、尚鬼色彩,但《庄子》中却透着仙风道骨,并通过其对酒的体验,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在《庄子》中,酒首先代表着快乐。在《庄子》一书中,不止一次强调过这一观点。《齐物论》中有句话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直接把饮酒作为快乐的代名词之一。而在《渔父》篇中也说,“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故而“饮酒以乐,不选其具;处丧以哀,无问其礼”。为什么要强调饮酒和快乐的关系,《渔父》篇认为,这是人真性情的一种体现,“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不同于屈原《离骚》的抑郁愤懑,《庄子》认为饮酒既然是真性情的快乐,也是保全性情之真的一种方式。在《达生》篇,庄子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喝醉的人从急速行驶的车上摔了下来,虽然受了伤,却没有摔死。这是他的骨骼异于常人吗?不是,因为在酒醉中精神状态是混沌保全的,乘车时没意识,坠车时也没意识,既不心惊,也不恐惧,故而能够顺其自然。这个就是《庄子》赫赫有名的“醉者神全”的故事,它给予后人的启示,就是不受外界干扰,精神和心智才能处于最佳状态。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轼《送岑寥师》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所传承的,也正是这样一种高妙的情态。
《庄子》也是把饮酒作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只不过侧重于神全,也就是悦己。儒家饮酒恪守礼乐,是一种典型的悦他为先。所以《庄子》对儒家的饮酒文化多有讽刺。
《庄子》认为,人本来生来平等,而儒家却以礼乐文明的名义分出了尊卑贵贱。《马蹄》中说,“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朴拙的木材不经削砍是成不了名贵的酒器,天然的璞玉不经雕琢,是成不了贵族的礼器。《天地》中又说,一棵百年的树木被砍伐做酒樽,废弃的木材被丢弃在污淖的泥沟之中,本来同在一根树木,现在二者的美恶却有着天壤之别。
庄子是崇尚保全真性情的,故而不肯出来做官,更不愿活在不得开心颜的官场中。所以《庄子》认为儒家把饮酒这事儿整复杂了,因此对儒家悦他的饮酒文化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讽刺。在《至乐》中,他就讲了一个很有名的寓言故事,说一只海鸟落在鲁国的城郊,鲁国国君认为这是一只祥瑞而最贵的鸟,于是把它供奉在祖庙之上,每天给它听最高贵的九韶之乐,喂它吃上等的祭肉,喝最好的酒。但这只鸟每天头晕目眩,心中悲戚,不敢吃一口肉,也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庄子》说,这样的喂养方式看起来无比尊崇,实际上违背了鸟的生长天性。也就是说,儒家把饮酒这事儿整复杂了,太社会了,让人失去了饮酒的乐趣。
当然,《庄子》是道家文化的一本集萃,不全是庄子本人所作,所以思想有其芜杂之处,对饮酒这事儿的理解也有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山木》中一句脍炙人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把酒的甜美喻作小人之交;《列御寇》中的“醉之以酒而观其侧”,以酒观人之性情善恶;《胠箧》中“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中无厘头的比喻,不是《庄子》酒文化的主流。肚松也仿照《庄子》不拘一格地洒脱,不妨将其且做下饭之一笑,与君戏谑一谈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