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华夏酒报》18岁

作者:华夏酒报 更新时间:2022-08-31 08:47 阅读:807

那年,《华夏酒报》18岁


2007年,《华夏酒报》已栉风沐雨18年。


18岁是人生的“成人礼”,意味着告别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作为一份创刊18年的报纸,《华夏酒报》不仅成为许多酒业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扛起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责任的大旗。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华夏酒报》借助新闻报道、行业活动、联盟组织等众多平台,深度引领中国酒业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华夏酒报》意义非凡的一年


2007年,对《华夏酒报》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4月20日,《华夏酒报》营运总部“北京华夏酒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7月1日,正式运营。


6月29日,全新改版的《华夏酒报》官方网站——中国酒业新闻网(www.cnwinenews.com)正式上线运行。


改版后的中国酒业新闻网依托华夏酒报社广泛的采编资源和遍及全国各地的记者,致力于成为中国酒业的门户网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中国酒业新闻网还完成《华夏酒报》电子报、数字报、酒业信息库服务等功能,并为行业交流搭建了酒业博客、酒业论坛等平台。同时,开通了英文频道,将酒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国内外读者。报纸与网站的双结合,国际化的互动以及更多酒业交流平台的搭建,《华夏酒报》正由内而外地丰盈起来。


2007年3月20日,由《华夏酒报》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酒业十大新闻人物、十大创新品牌”颁奖典礼暨《华夏酒报》出版2000期庆典在重庆糖酒会期间举办。


为了体现互动的公正性和《华夏酒报》为行业发展服务的一贯宗旨,本次推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进入复选阶段的新闻人物候选人和候选创新品牌也通过媒体进行了免费公示。《华夏酒报》希望通过评选,在我国酒类行业中倡导创新的健康发展理念,引导我国酒行业通过不断创新,增强竞争力。


本次颁奖典礼时逢《华夏酒报》出版2000期。300位中国酒届精英参加庆典,并为这张中国酒业唯一的全国性报纸献上诚挚的祝贺。两个行业盛会同时举行,对我国酒类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华夏酒报》也将继续为行业发展服务,努力成为“中国酒业风向标”。


2007年,应广大酒类生产企业、经销商及地方酒管部门、协会要求,《华夏酒报》本着为酒业服务、支持酒行业发展的精神增设了《华夏酒报·西北特刊》《华夏酒报·山东专刊》《华夏酒报·啤酒专刊》《华夏酒报·联盟专刊》等相关专刊。


2007年4月30日开始,《华夏酒报》每月推出一期《啤酒专刊》,内容包括行业要闻、企业动态、啤酒市场、配套产业等8个板块,为啤酒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最新的行业信息。


2007年6月6日,《华夏酒报·西北特刊》正式创办,内容主要覆盖西北酒行业的生产、营销、技术、政策以及配套信息,对西北酒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2007年6月22日,“华夏酒报·中国酒业创新联盟”推出了首期《华夏酒报·联盟专刊》,专刊紧紧围绕“服务”与“创新”,通过开设新品推介、连线专家、盟企快讯、盟企推商等栏目,促进联盟企业与联盟顾问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007月8月20日,《华夏酒报·山东专刊》创刊,通过一系列的专题策划与相关栏目,为山东白酒企业提供前瞻性、创新性和务实性的对口服务及高端支持,为山东酒类企业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一系列专刊的设立将《华夏酒报》服务与创新酒业发展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助力黄酒迈出国际化的一步


2007年是全国黄酒行业欣欣向荣、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五年。从2003年以来,已连续5年各项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2007年黄酒行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又创新高,全国黄酒产量已达到230万千升,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6.6%。总体来说,黄酒行业充满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搭上入世的快车,黄酒也突破地域限制开始走向国际,但除了几个大型企业外,依然有不少企业发展比较滞后。


2007年5月13日,华夏酒报社在杭州主办了“20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对黄酒国际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讨论和思考。


《华夏酒报》于2007年5月11日推出黄酒专刊,专门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预热,预告酒界泰斗秦含章将发表“国际化是黄酒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主题演说;同期报纸还刊登了时任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周祥撰写的《国粹黄酒的国际化道路探索》;本报记者对时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黄酒分会理事长毛照显的专访《毛照显:黄酒将成为世界通畅性酒种》等,从行业、协会、企业等全角度推进黄酒迈出国际化的坚实一步。


在20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上,与会的领导及专家对黄酒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黄酒今后发展献计献策。时任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处长郭翔认为,黄酒行业要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寻找发展新机遇。企业要坚持诚信为本,要将振兴黄酒作为一种责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赵光鳌表示,“中国黄酒,天下一绝”是对黄酒最好的肯定,在对工艺的研究上也不能落于人后,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的投入。


虽然黄酒的国际化之路尚需时日,但《华夏酒报》以前瞻者身份,率先提出黄酒国际化之路,让一些黄酒企业开始用国际化的思路去思考行业的生存以及企业的发展,鼓舞更多中国酒类企业走出去的勇气。


引领葡萄酒“差异化”发展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进入到2007年,葡萄酒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但由于基础薄弱,市场效果并不明显,出现产品缺少特色,同质化现象突出、中低档产品多、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提升技术水平,带动产品品质的更快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8月19日,华夏酒报社与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在河北昌黎举行,提出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差异化”发展之路。


据《华夏酒报》2007年8月22日刊登的《2007(首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在河北昌黎召开》报道,年会上,我国葡萄酒行业泰斗郭其昌老先生对当前葡萄酒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七点希望。他再三强调原料的重要性,并提出“重视原料、走差异化之路、共同把葡萄酒行业做大”的行业期许。


时任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马佩选做的《中国葡萄酒质量报告》、时任《华夏酒报》总编辑刘世松做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和市场报告》等,令与会者耳目一新。同时,时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选中、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时任吉林省柳河县常务副县长孙宝军以及张海良、王德惠等业内营销专家,从不同角度就葡萄酒行业差异化进行了主题演讲,一场具有指导性的脑力激荡论坛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会议提出的“差异化——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新支点”,对葡萄酒行业走出同质化竞争,进行了引导和规范。活动中,《华夏酒报》还推出了《2007年度中国葡萄酒经济报告》,内容收录了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中国葡萄酒质量报告》,《华夏酒报》记者调查采写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报告》和《中国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不仅对我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还对我国葡萄酒产区、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总结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优势,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指出了方向。


“2007(首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将我国葡萄酒产业各个链条环节有效联系到一起,共同探讨葡萄酒产业发展,有助于改变我国葡萄酒产业中存在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与葡萄酒销售脱节的问题。《华夏酒报》再次担负起“中国酒业风向标”的历史使命,深度引导行业发展。


那年,《华夏酒报》18岁


END


那年,《华夏酒报》18岁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