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作者:小王子说酒 更新时间:2022-08-31 17:07 阅读:439

有媒体在采访季克良时问他最敬仰的人是谁,季克良回答:李兴发


茅台能成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酱香型白酒的鼻祖,离不开一代代茅台工匠的付出,李兴发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作为茅台酒厂终生名誉厂长的李兴发,身上有许多称号:茅台之父、酱香之父、白酒勾兑奠基人


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李兴发(1930-2000)原名令狐荣发,1930年出生于茅台镇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八岁时被过继给姨妈家,改名李兴发。


姨妈家境也不富裕,李兴发童年时又渴望读书,便经常跑去学堂外偷听老师讲课,从小养成了好学求真的精神。


为了贴补家用,12岁的李兴发到荣和烧坊(王茅)当学徒。背糟、挑水、烧火,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渴望求学的李兴发,晚上还争分夺秒地在桐油灯下自学算盘、识字和写字,并把它运用到记录酿酒工艺环节。


此后,李兴发先后在成义(华茅)、恒兴(赖茅)两家烧房烤酒,熟悉不同酱香酒的风格,为后来对酱香酒进行分型与勾兑打下基础


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李兴发手稿


1951年11月,政府赎买了成义烧坊。作为成义烧坊的酿酒技工,李兴发转进茅台酒厂工作,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1952年9月,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茅台获评国家四大名酒之首,激发了茅台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李兴发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分昼夜。他将酿酒周期的每一过程都悬挂在心上,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其变化,牢牢把握住酿酒过程的脉搏,以便正确、及时、妥善地处理。


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凭借劳动的热情和倾注的汗水,以及熟练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换来了他们车间班组生产的出酒率最高、酒质最好。1956年7月,李兴发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副厂长


勾兑是茅台的关键工艺。传统的勾兑是酒兑酒,不同酒之间组合搭配,大坛勾小坛、老酒勾新酒。勾的好坏基本靠酒师手艺,有时候还看酒师心情。这就导致勾兑出的酒风格不一样,质量、酒质极不稳定。


因此李兴发认为应该把不同的酒按照轮次、年份、味道区分鉴别,然后进行勾兑最终得到一个较稳定的成品


为了保持勾酒时的灵敏味觉,作为贵州人的李兴发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吃荤、吃素都只用一点酱油沾着吃。


父亲每天都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十几个小样瓶,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反反复复,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茅台酒厂的工人,不管是谁,只要碰上我父亲在品酒,准会被叫住尝上两三小杯。我父亲调好的酒样,如果你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不要想走开。这也是我父亲为了提高勾兑技术而想出来的“仙仙方”。


反正研究酒的念头,始终绷紧了他全身的每一条神经,渗透了他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李兴发大女儿李明英


在尝了200多种酒样、做了无数次实验后,李兴发确定了比较典型的三种香气酒样,把它们命名为“酱香”、“醇甜”、“窖底”,这三种兑在一起就是茅台。其中又以酱香味最为突出,也最独特,因此以茅台为代表的一类酒就是“酱香型白酒”。


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李兴发手稿


由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这些成果无法科学系统地表达。直到季克良的到来,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1965年全国第一届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高度重视。


会后,各大白酒厂依据这一研究成果,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研究,在全国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勾兑热潮


这个研究成果,是茅台勾兑史上划时代的飞跃,使其勾兑工艺更科学,完善了茅台的传统生产工艺,成为现代茅台生产的质量标准。


同时为白酒香体鉴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白酒行业提供了规范、科学的评比标准,推动了白酒生产的发展和白酒质量的提高。


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李兴发成为茅台历史上又一位宗师,是当之无愧的“酱香之父”


2000年10月13日,李兴发逝世。


李兴发为中国白酒分型和勾兑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茅台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雕像竖立在茅台中国酒文化城内,持续传播李兴发的故事和精神。


是谁能让季克良如此敬仰?


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