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作者:酒语茶言 更新时间:2022-08-17 07:05 阅读:964

一直以来,总有人怀念过去,以为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或者“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最近,我对自己家乡山西省长治市的城建史感兴趣,查了一些资料,十分震惊,由此明白了“时代总是在进步,现在总比过去好,历史从来没退步,只是偶尔休息过。”在此编辑一下,诸君请看。#城市建设# #共和国七十年# #新中国70载# #新成就##长治#


一、明清时期的格局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长治城(现在的主城区)啥时候开始有的呢?史载汉高祖元年置壶关县(公元前206),就在现在的长治主城区。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率兵攻破壶关城,说明那时候就有城墙了。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潞州迁至壶关,二十年(600年)建成衙署(今上党门及北侧)。


现在还保留部分遗址的老城墙应该是明代修葺的。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延安侯唐胜宗重筑潞州城,砖瓮四门,东曰潞阳,南曰德化,西曰威远,北曰保宁。四门对应四街,注意南北街不在一条线上,那时候没有英雄街,北街是现在的长兴中路。


西南角上有两个小门,长子门去长子,八义门去八义(废话!)。西北有两个楼,看花楼和梳洗楼,应该是那里地势最高,看风景正合适(你站在黑水河边看花,我在看花楼上看你)。


城内除了府衙府学沈王府和普通民居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寺庙了,什么城隍庙、玉皇庙、二仙庙、关帝庙、府君庙……反正是有什么需求,就有什么神仙供应。还有清真寺,那是因为沈王部下信仰伊斯兰教,也带动了城西南回族社区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多庙呢?因为那时候的生产力还难以应付现在看来不算啥的天灾。山西这地方,相对全国其它地方来说灾害算少的,主要是旱灾,但就这也扛不住,得祈求老天爷。据说现在每年七月初一的物资交流大会就是由明清时期的祈雨活动演变而来的,每到六月二十四,人们就把玉皇大帝的塑像从玉皇庙抬到二郎庙,等下雨了再把它抬回去(我看这不像求雨,像绑架!)。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光绪年间还是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史载“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人相食。”(恐怖!)


图一是我依据城墙遗址和一些资料,在卫星地图上还原了老城墙位置,这就算长治最早的轮廓吧。直到解放前的五百多年里,长治轮廓再没怎么变过。过去慢,车马慢,书信慢,时间也很慢。


图二是古人画的明清时期长治城格局。


此正是:


高祖开设壶关县,


隋皇移置成潞州。


洪武筑起老城墙,


千年长治仙气足。


二、民国时期的生态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与明清时期相比,城市轮廓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道老城墙。只是,生活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1、教育:府学(现长治一中)变成了省立第四师范,贡院(现长治二中)变成了省立第四中学,还有回民高小等各级新式教育,著名作家赵树理就是四师学生。


2、商业:西街路南出现第一个洋货铺“光道成”(也是长治最早的照相馆),后发展为民国时期最大的百货商店“光华兴”(长治最早的汽车客运也是这里),其东边是长春园饭店,对面是义和源酱园,再往北是玉生池澡堂(据说朱老总在这里洗过澡),东街还有孔祥熙的祥记公司。炉坊小区有当时首富的裴公馆,他的产业遍及城内外。说起来裴宝堂也算是长治的一代高考状元,造福桑梓多年,但一失足成千古恨,日据时期舍不得丢下他的产业,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3、宗教:此时天主教已从马厂进了城,利用庚子赔款建起了尼格老堂(现市委南大院),是当时长治最宏伟的建筑。基督教则在大北街建了教堂(现市医院)。教会建起了西式医院、育婴堂、养老院、学校、修女会、修道院等场所传道布教,教区蓬勃发展,东街一带教民颇多,比如安古巷、东狮子街等地方。当然了,西边还是回民的天下,而汉民的寺庙依然遍布四方。


4、革命:1926年孙新在四中成立了长治最早的党支部,1927年王春、史纪言、王中青、赵树理等进步青年发动了“驱逐反动校长姚用中”的学潮,1937年,牺盟会在莲花池成立了长治分会,后来成立的决死队长治人颇多,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直至对越自卫反击战,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5、抗战:阎锡山治下山西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时代,但还是没能挡住日寇的铁蹄。1938年2月20日,日军进犯长治城,川军李佳钰部奋死抵抗,终不能敌。日寇进城后两月间杀害无辜群众三千余人。4月28日,八路军收复长治。1939年7月,日军再次侵占长治、潞城,直至日本宣布战败,期间对长治的房产建筑、工商业、文化教育等进行了大肆掠夺和破坏。


6、解放:上党战役是解放战争第一枪,是我军为配合重庆谈判组织的对国民党军队的自卫反击战。1945年9月10日正式发起,10月12日以俘获敌指挥官史泽波为标志,胜利结束。长治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为全国解放充当了兵工厂、大后方等角色。


图一是我把城墙和主要地点标记到卫星地图上了。


图二是民国时期日本人画的,找到俩半片,我给对起来了。


图三是1940年的飞机航拍晋东南县市图,我把长治的找出来了。


图四是日军报道攻占长治城时的照片,我翻译一下配文:二月十八日突破漳河一线的中村部队,十九日击退了守城之敌,继续急进,同日夜半之后,夜袭潞安城,并占领一角,二十日早上开始扫荡城内残敌,午前十一点全部结束……(算了,看起来费劲儿,后头不译了。)


图三看了是不是觉得震撼?那时候的长治城里人口才两万,还有大片野地,特别是东南一带,听我父母说那时候还有狼。原因在于长治盆地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城内却是西北高东南低,一下大雨东南就淹,是建国后的水利建设解决了问题。


此正是:


辛亥革命一声雷,


西学东渐新风吹。


日伪反动流激荡,


革命志士战鼓擂。


三、建国时期的发展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解放战争第一枪上党战役我方获胜后,老城墙就被拆除了。接下来新中国成立,开始发展工业,长治轮廓线得到了极大扩张。


地委机关设在尼格老堂(73年被拆建成了现在的样子),原先老城内比较空白的东南片被军分区、医学院填满,又向东南继续延伸出了著名的南三厂。那时候南三厂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老大哥中的老大哥,在淮海、红星(即惠丰)当工人要比在机关工作牛逼得多。我小时候,每年的元宵节必到南三厂看灯展。九十年代后逐步衰落,只有从淮海独立出来的清华靠着航天事业继续辉煌。时移世变,相信南三厂还会重铸辉煌!


城东有建材厂、东钢、食品厂等。城西有轴承厂、小防爆、车辆厂、木材公司等。城北则从东到西排列了自行车厂、灯泡厂、电力公司、衡器厂、省建、粮机、锻压、液压等,再往北还有大防爆等。


那时候的工业成就有:淮海厂的高压油泵、汽轮发电机、惠丰厂的投影仪、车辆制造厂的氨水耧、轴承厂的新钢种轴承、防爆的钻套机、电机、清华厂的大千分尺、锻压厂的空气锤、粮机厂的磨粉机、汽轮机、衡器厂的自动定量器以及各专业厂的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缝纫机等。


但也发生过武斗:1967年以淮海厂为主力团体成立了红字号,以惠丰厂为主力团体成立了联字号,开始武斗,并不断激化,由相互挑衅发展到枪炮互击,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家西房就是被流弹击中倒塌。1968年在国家明令制止,实行军管后才平息下来。


那时候的企业大而全,都有自己的食堂宿舍学校医院。还有俱乐部,是那时候群众的娱乐中心,可以开会表演看电影,在没有手机电脑电视的时代,其地位可想而知。只是现在大多被拆除了,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希望政府能保留几个下来,比如锻压俱乐部、淮海俱乐部等等。


在此期间,长治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五倍左右,人口则增加了十倍左右,达到二十多万人,由此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发展。除了工业,还有水利,目前长治环城水系的东河道就是建国后建设的防洪渠,从这些天的大雨可以体会到它的作用,还有漳泽水库的建设,不仅有水利电力效益,还形成了美丽湿地,成为长治的生态宝库。


图一黄线是我自己画的,并非当时城区行政区划线,主要考虑人口相对密集区,当然其中还有大片田地,只是这样轮廓相对简单。


图二三四是一些当时的工业产品照片。


此正是:


东方风来满眼春,


建设豪情气吞云。


工业发展卯足劲,


古城扩大第一轮。


四、集资房时代(1978-1997)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之后的前二十年,长治轮廓线没有多大变化,但天际线开始增高。


建国时期国家主要把钱投在了重工业、水利、国防等基础建设上,轻工业、商业、房地产等事关人民生活水平的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住房,说是包分配,但却根本赶不上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很多人结了婚还不得不和全家人挤在一起。


没办法,于是出现了集资建房,就是利用单位的土地,由职工个人出资,单位统一建设,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众筹。(大家可别以为自己也能众筹建房,本世纪初的时候就有北京人这么想,网上纠集了上百人,结果陷入囚徒困境,还没拍地就意见不一,最后不了了之,单位能搞成那是因为有单位统一管理。)


那时候,各企业都有国家划拨的大量土地,于是你三层我四层,你五层我六层地节节拔高,出现了大量集资房。有的机关单位、金融企业没啥地,政府就组织在一起建社区,比如有名的英华小区、飞龙小区、酱菜巷小区。


在这二十年里,头十年解决了吃喝问题,后十年解决了穿用问题,但住房依然紧缺。因为虽然天际线增高了,但人口也从二十万增加到了三十五万,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开始。


图一标出了一些新变化的位置。


图二三分别是长治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城市面貌。


此正是:


改革开放士气高,


人民生活水平高,


大家众筹把房建,


一房更比一房高。


五、商品房时代(1998-2017)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这二十年里,长治的天际线不断升高,轮廓线也不断拉大,但依然挡不住人们的买房热情。


其实,开始大家挺冷静的,虽然那些冷静的人后来追悔莫及。


事情要从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讲起。那时候,吃的穿的用的都饱和了,外面又发生了金融危机,急需扩大国内消费,于是出台了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化的三大政策,现在有人说房地产抑制了消费,那是不知道历史。


但人们不买账啊,于是取消了福利分房,但还是卖得慢呀,于是北京上海搞出了蓝印户口,直到2000年这才渐渐有了起色。


长治则在最繁华的十字街周围搞起了“安居工程”,现在的梅辉坡小区、炉坊小区、长兴小区都是那时候建设的。我家就是炉坊小区的,97年我出国的时候还没拆,99年回来祖屋就没了。但好几年卖不动,02年我还有亲戚以800元的价格买走一套。


03-07年是长治房价飙升的第一轮高潮,从一千多升到了三千多,不比现在速度慢,相对当时人们收入比的话,也不比现在低。


这个阶段楼盘太多,我拣有里程碑意义的说说。颐丰苑是最早有电梯楼的,直接把房价抬上了两千。金德利是第一个电梯高层。城市生活家是第一个楼中楼,尽管后来发展证明这种户型并不好。阳光假日城是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迷你版的,后来老板沉迷赌博坑了不少人。凯旋都会广场算第一个综合体,也是迷你版。云步街是第一条整体开发的商业街,后续没跟上,导致客流少。王庄的世纪春天因为限高少了半截。长钢的复兴花园是第一个大规模楼盘,但土地问题至今扯不清。安康小区则是政府团购房,也是第一个高层大盘。公务员小区有点儿没赶上趟,以致后来闹退房,那是因为08-09年次贷危机横盘,很多人憋不住退了,不知道现在肠子青了没有。


但很快国家出台四万亿,大城市率先雄起,长治也随后跟上,10-13年再次狂飙,从三千多到了五千多。这个时期,楼盘更多向外扩展,体量也很大,比如西面的颐龙湾、东面的滨河城上城、东方360、南面的美隆国际、北面的佳美绿洲、君汇华府、沁芳苑、史家庄片区等等,以至于很多项目当时没卖完,横盘后卖不动,直到本轮上升期才又加速推盘。


14-17年的横盘时间较长,除了开发商硬挺微涨,市中心坚挺不降,偏一点地方的二手房出现了微跌,有的开发商顶不住撤了,有的挖个坑跑了,有的盖半截停了。比如开发盛烨装饰城的红星美凯龙,据说他又回来了(捂脸)。


这个阶段长治建成区面积几乎翻倍(如图一所示由黄线扩大到了蓝线),高度也在增加,人口从三十五万涨到了五十万,看起来人口增加的速度没有房地产建设的速度快,说明除了人口聚集,人均住房面积也在变大,人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了。


图二三四分别为这个阶段长治的一些新建筑。


此正是:


房产支柱大如天,


狂飙突进价翻番。


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领风骚三两年。


六、从2018走向未来


从一个小城的扩张史看新中国辉煌成就


2018年开始,长治房地产进入又一轮高潮,房价再次飙升,有人觉得是开发商和中介炒高了房价,其实不是。经济学早就证明了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开发商中介没多大关系,他们不过趁火打劫罢了。如果没人买,开发商只能关门,中介也只好散伙。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时代进步所造成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在路上,还有大量人口在从乡镇涌向城市,因为城市有聚集效应,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看看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设施的不断改善,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就明白了。具体前面有图为证,不多说,我只预测一下最后人口及工商业高密度聚集区的边界会扩展到哪里。


先看东,有老顶山一系列山脉挡着,发展到规划中的山前路一带就该止步了。


再看西,有人觉得会连接到屯留区,不会。因为有浊漳南源一线挡着,漳泽湖周边保护生态为主,不会高密度发展,再往南顺着208和河道沿线,有小常、南寨、经坊、司马等煤矿采空区,还是过不去(这也是高铁选择东线的原因)。所以发展到湖滨大道及其南延长线一线也该止步了。


那么就只能往南北方向发展了。自建国后,长治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往北,北边地方大呀。但机场成了拦路虎,导致最近二十年里,主要向西北发展。但周边县区持续流入的人口仅凭这一个方向是放不下的,随着高铁走了东线,高新区扩容,经开区发展,东北和正南也成为热点。


预计最终将向北绕过机场(高新大道的建设证明政府已下定决心),推进到长北和潞城区一线,向南则推进到上党区韩店这一点。最后将是一个以潞城、韩店和长北为犄角的南北狭长的三角形区域(如图一粉色划线区域)。


那么人口会充满这个区域吗?不会,因为没那么多人,预计住宅和商业行政金融教育类将集中在高新大道以南,207208连接线以北的中央区域(两条白线内)和潞城、韩店、长北三个犄角。其余部分将被新材料、光电子、精密制造、物流等工业园区填满。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长时间呢?我想至少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年。也就是说,当我们伟大的祖国百年华诞,中华民族再次复兴,成为世界强国的时候,城市化进程结束,长治轮廓线也将最终定型。


到那时,此区域内将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目前一百万),中央区域将有九十万人,三个犄角四十万,剩下区域散布二十万。房子不再成为稀罕物,其价格涨幅将低于工资涨幅,回归到正常的房价收入比。人均居住面积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不足七平方米达到五十平米以上,且各种设施完备,将升级到一个我们不可想象的便利时代。


此正是:


民族振兴复伟业,


百年华诞强国时,


城市轮廓终定型,


千年老城展新姿。


我们再从头捋一遍,从汉高祖设立壶关县一直到解放前的两千多年里,这个城市的轮廓就大致没变过。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七十年,长治主城区扩大十倍,高度扩大五倍,人口增加二十五倍,人均住房面积扩大五倍以上,并形成了现代化的工商业、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产业体系。未来,还将继续转型发展,向更加生态环保、高效便捷的新型城市迈进!


朋友们,看了以后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感觉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