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追求纯粮酒,因为纯粮酒好喝不上头,不影响第二天上班,毕竟现在生活压力大需要借点小酒释压。同时也不少人排斥酒精酒,但我觉得这样不妥,酒精酒的问世是适应当年时代的发展,毕竟它价格便宜。对于纯粮酒和酒精酒,大家按需购买就行。我们痛斥的应该是那些将酒精酒代替纯粮酒卖给酒友的黑心酒商,因为他们从中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
如果没有这些不法商家,白酒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快,那么问题来了,在如今的白酒市场里,很多酒友在选择一款新接触的白酒时,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款酒是纯粮酒吗,我应该如何鉴定?”这是白酒行业的悲哀。那么关于如何区分纯粮酒、酒精酒呢?方法有很多,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白酒烧碱法”,但你有亲自做过这个实验吗?
我本人一直想做这个实验,但苦于没有专业的器材,想法被搁置多年。不过最近有看到该实验的详细过程记录及描述,真实可靠,经获得本人的同意,转载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试剂:100%乙醇,分析纯;浓度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自配
实验器材:水浴锅,用了实验室的旋转蒸发仪的水浴装置
实验方法:8mL酒样倒入刻度试管中,再加入1mL1 mol/L的氢氧化钠,随后放置于70℃水浴装置中,恒温4h
结果分析
实验用的1至6号刻度试管中的样品信息及显色结果如下表:
样品信息
反应前试管颜色
反应后试管颜色
根据以上实验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白酒在加入碱液后都能显色。
如果只对比1号、2号、5号、6号的显色结果,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纯酒精勾兑酒不显色,而酿造酒显色。
然而,3号、4号也是纯粮食酿造出来的,可是它们并不显色,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原因,就必须先知道1、2号酒和3、4号酒的区别。
区别1:酿酒所用的粮食种类不同
1、2号酒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3号酒用的是玉米,4号酒用的是大米。
区别2:香型不同
白酒的香型取决于其生产工艺。1号酒是清香型,2号酒是浓香型,而3号、4号是小作坊的散装酒,其制作工艺与传统白酒酿造工艺相比,不仅过程简单并且发酵时间较短,与食用酒精生产工艺相似。
区别3:年份不同
白酒年份指的是酒从原料生产出来(原酒),经过储存(陈酿)、勾兑成成品的时间。1号年份不确定,2号为10年,3号、4号则不足一年。
以上几个区别,到底哪个才是烧碱实验显色的关键因素呢?我们来一一分析。
香型不同能否成为关键因素?
通过对比可知,在酒精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1号酒显色效果不如2号酒,而3号、4号酒不显色。1号酒采用的是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2号酒采用的是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3号、4号采用的则是液态发酵法,不具有传统固态发酵法白酒的香型。由显色结果可知,白酒香型不同,烧碱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区别的。
最后,本人自掏腰包买了一瓶酱香型白酒,用以比对浓香型白酒,具体品牌就不说了,以免引起怀疑。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2号酒)和50%乙醇溶液。很明显,酱香型白酒的颜色要比浓香型白酒颜色深一些。
因此,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大概的显色结果为:酱香型白酒 > 浓香型白酒 > 清香型白酒 > 液态发酵法白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显色结果呢?
关于白酒中的显色物质,已有过相关研究。一般而言,引起传统固态发酵法白酒变色的主要物质是双乙酰、2,3-戊二酮、糠醛等。它们都具有大π键,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重排形成交叉共轭体系,使π键延长,因而呈现更明显的颜色。
酱香型白酒属于高温大曲酒,高温制曲、高温润料,高温堆积,这些过程有利于杂环类化合物和含共轭π键化合物的产生。
清香型白酒因发酵周期短,制曲温度低,产生这些化合物的总量相对较少。
液态发酵法生产的白酒,其发酵时间更短,几乎不产生这些显色化合物,故在烧碱实验中几乎不显色。
弄清了白酒中的显色物质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年份的白酒显色程度不一样了。
年份不同能否成为关键因素?
下图是东北石油大学类彦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白酒年份越久,显色越深。这是因为,年份越久,其发酵周期越长,产生的显色物质越多(其实这个实验是有一定缺陷的,因为他采用的酒样来自不同厂家)。
原料不同能否成为关键因素?
至于制酒原料不同能否影响显色程度,因为没做过比较严谨的实验,所以不好说。但是个人认为,影响肯定是有的,毕竟原料不同,其含有的成分不同,能够带入酒中的物质也不同。不过,原料的不同究竟能造成多大影响,是否显著,最终还需要实验证明。有兴趣的、喜欢研究的同学可以自行动手,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结论
白酒烧碱实验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区分纯粮固态白酒和酒精勾兑白酒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分会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的附录中也提供了鉴别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烧碱变色法,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同一厂家、同一香型的白酒,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相应的限制。
另外,在本次实验中,掺入了部分酒精的白酒(5号)也发生显色,只不过显色程度不如原酒(1号)。由此说明,即使是显色的白酒,其也有可能是原酒+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务必谨记。
因此,当我们拿到一瓶白酒,做了烧碱实验后,如果其显色,那么说明它肯定是含有纯粮固态发酵原酒的,但是含有多少,这个不确定;如果不显色,一种可能是液态法发酵的白酒(也是纯粮的),另一种可能则是酒精勾兑酒。
参考资料:
1.GB/T 1720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饮料酒分类
2.张志刚, 向双全. 纯粮固态白酒中含共轭π键极性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色的研究(一)[J]. 酿酒科技, 2012(8).
3.类彦波. 固态法白酒与非固态法白酒的区别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 2014.
4.赖登燡. 中国十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香味特征及品评要点的研究[J]. 酿酒, 2005, 32(6).
内容来源:西北大学-食品科学-黄微(已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