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并命名的太平洋“棉兰老潜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支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的洋流;他发现了中国陆架第一个中尺度涡“东海冷涡”;他在世界上率先开展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出了“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汇区”的重要结论……几十年来,大海的深沉、雄厚、神秘在“诱惑”着胡敦欣,让他用了近乎一生去研究、探索海洋的奥秘。
胡敦欣被誉为我国大洋环流和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这位如今已83岁的老人曾经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做出了无数贡献,几乎倾其所有投身于西太平洋环流从理论到实地观测的深入研究,让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1957年,第一次随着科考船“科学一号”出海,胡敦欣便发现自己严重晕船,有的同学因为无法承受而申请转系,他却笃定“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觉得越做越有趣。”此后50余年的科研生涯里,无数次的海上试验,胡敦欣几乎每一次都要经历晕船、呕吐,但他都硬抗了下来。
1961年,胡敦欣考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毛汉礼院士。这一段求学经历为胡敦欣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1979-1982年,胡敦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亲眼目睹了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萌发了走出中国近海、挺进西太平洋的想法。TOGA(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项目期间发现的“棉兰老潜流”,就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走进大洋的标志性成果。
在西方发达不愿再推进西太平洋研究的情况下,2010年4月,胡敦欣领衔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获批为国际合作计划,这是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胡敦欣希望,通过研究的推进,能够建构一个模型,对我国夏季降水变化进行准确预报。
胡敦欣的各项研究成果看似离普通人很遥远,但其实这些大洋深处的潜流、涡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命不止,探索不息”,这便是对这位海洋学家研究之路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