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饮酒,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永恒话题。对于好酒之人而言,饮酒是一件快乐享受的事情,但在饮酒之前加上一个“理性”的定语,自然有限定和克制的意味在其中。所以,对于一个好酒之人而言,想要完全做到理性饮酒,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限定饮酒的理由有千千万,各有依据,但尽管爱恨交加、毁誉参半,酒之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如影随影,这也是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酒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烙印。从空间而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源发的酒种,而这一酒种及其饮酒方式,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性格象征和生活方式;从时间而论,人们的饮酒风尚往往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当社会处于上升期,豪放之情必有豪饮之风,而当社会趋于平稳,饮酒之风也会趋于理性。
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审视,甚或对当前中国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而言,理性饮酒却又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过去以干杯法为主要方式的喝酒风气,适应了人们工作和生活追求快节奏的需要,却造成了社会性的酒精危害。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因为工作需要而累月酗酒,身心俱疲,谈酒色变,但因为工作需要又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喝酒。
中国酒业协会自觉发起并主办全国理性饮酒日,是民间自发、顺势而为的一件大好事。既然大家不堪喝酒之苦,不如引导大家理性饮酒,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既然大家充分认识到干杯法的不合理性,又无法完全杜绝饮酒,不如引导大家了解并遵从理性饮酒的行为方式。
凤凰酒业君认为,酒的消费兼具物质享受和精神情感的双重属性,倡导理性饮酒的目的,不仅仅是“堵”,即限定大家的饮酒行为,更重要的是“疏”,为大家提供回归饮酒本质、提高身心欢愉的方法论。
理性饮酒应包括“和”、“敬”、“欢”、“真”、“量”、“安”等六个境界。
和。酒的首要作用就在于和谐,酒可以和谐身心,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尚友古人。中国的传统礼仪还规定了严格的饮酒礼仪,以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在酒文化的发端期,酒又是祭司在祭祀、祷告时用来通神的工具。
现代社会,人们饮酒的主要目的也恰恰在于调和身心、人伦,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是适量饮酒、适可而止,否则过犹不及。
敬。人们通常把社会交际称为“应酬”,而“应酬”一词就起源于中国传统的酒礼。这恰恰反映了饮酒礼仪在社会交际场合中的重要性,而且是人们表达尊敬的重要方式。而“尊敬”一词也同样起源于中国传统酒礼。
在现代社会,尊敬的本质是尊人正己。正所谓“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如果在饮酒时不能控制酒量,就难免失态,不仅不能正己,尊人、敬人更是无从谈起。
欢。酒以合欢,人们饮酒的原始动机是为了追求欢娱,但却常常沉湎其中难以自拔,结果往往“以礼始,以乱终”,这也是古今中外经常禁酒的重要原因。
回归酒以合欢的本质,必须要有节制地饮酒,达到“半酣”、“微醺”的状态为宜。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既有益于健康,又舒放了心情,而且大家皆大欢喜。
真。所谓“酒后吐真言”,醉鬼在酒后的率真着实让人又爱又恨。但酒业君所讲的饮酒以获得“真”的境界,却不是以醉酒为前提的,也不同于《庄子》所讲的“醉着神全”。而是讲酒品如人品,把饮酒变品酒,在“斟酌”之际,体悟真理、体验性情、品味人生。
量。和、敬、欢、真,都是精神层面关于理性饮酒的要求,而它们只有在适量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关于适量饮酒的“量”,中西方提出的基本指标各不相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10 克酒精。
但理性饮酒的量,要因人而异,对于酒精过敏者、孕妇、未成年人和患有不宜饮酒的疾病的人,要坚决杜绝饮酒。而对于适于饮酒又酒量稍大的人,则可自由掌握,微醺即止。
安。酒的根本是属性是物质,即含有乙醇的饮料,食品安全是所有理性饮酒的根本前提,也是最底线。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性饮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选择安全、优质的放心酒。这就要求酿酒企业必须在酿酒生产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要精心酿造、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质优物美、饮用舒适的放心酒。但在当前市场竞争尚不规范的背景下,也需要中国酒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有效的消费指导。
理性饮酒的境界,除酒业君所述的六种之外,应当还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喝酒、饮酒和品酒三个主要等级。三个等级的含义,顾名思义,喝酒与滥饮相关,饮酒与适量对应,而品酒则讲求饮酒过程中的“斟酌”之道,兼顾物质、精神的两重境界的完美融合。
总而言之,酒业君希望“理性饮酒”这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深入人心,继而成为新常态下的社会风尚,让好酒之人享受美酒,厌酒之人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