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像
卫青(?-公元前106年),西汉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他是汉军打击匈奴的主帅,为汉朝的开疆拓土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并不骄横,而是恪守为臣为将之道,是一位近乎于完美的将军。
文\高远
读《史记》里《卫将军骠骑列传》关于大将军卫青部分的时候,笔者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武侠小说大师古龙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荆无命——这么做比较当然不是要冒犯卫青将军,而是说他们在各自作者的笔下,形象有一点相似。荆无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剑客,又是天下最大帮派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所训练的一个杀手,他是一个沉默的人,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上官金虹的一个影子,他走在上官金虹的后面,甚至连步伐都和上官金虹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合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走路。而太史公笔下的卫青将军,同样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卫青为人和善,懂得退让,以宽和柔顺取悦汉武帝,但天下人却没有夸奖他的。太史公的文笔的确厉害,短短一句话里,含义丰富,听起来既像是夸又像是贬,但核心的意思还是说卫青只知道看汉武帝的眼色行事,联系到他在《佞幸列传》里把卫青和霍去病当作是佞幸之臣,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然后才建功立业的,那意思就更加明白了。事实上,太史公的确对卫青、霍去病不太感冒,所以,他把西汉武帝时期两位功勋最为卓著的将军合在了一起写传,且只是罗列事实和数字,几无动情之处,而对他欣赏同情的李广将军,则单独列传,且写得情深意切。究其原因,在于司马迁是一名个人主义者,崇尚个性,反对一切形式的集体主义,他对具有个人英雄色彩的人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比如李广,比如游侠朱家、郭解等,相反,汉武帝是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象征,卫青和霍去病则是汉武帝国家主义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无论他们做的事情是错是对,司马迁都对他们不感冒。
司马迁毕竟是司马迁,他虽然出于立场的不同,不满卫、霍,但他的描写却是基本客观的,细细琢磨,反倒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卫青:他宽厚豁达、锋芒内敛、长于外战、倦于内斗,同时充满智慧、深谙人臣之道,这是一位在武功、人格上近乎于完美的将军!
卫青出生年月不详,总之比汉武帝年纪要小,比霍去病大,他出身低微,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一位名叫郑季的小吏和一位姓卫的奴婢(史书上称为“卫媪”)的私生子,小时候父亲把他带到家里,但并不待见他,而是让他去放羊,郑家的兄弟姐妹也把他当作奴仆看待,所以后来他干脆随母改姓卫,长大后,他做了平阳公主家的一名骑兵,出入跟随平阳公主。卫媪,这位在历史只留下姓没留下名的母亲确实不凡,她生育的一群儿女日后大都很显赫,她先与不知名的卫姓男子私通,生有三女一子,大女儿卫君儒,嫁给了国家管理马政的最高官员、九卿之一、太仆公孙贺;二女儿卫少儿,先与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又与汉代开国名相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并最终嫁给了陈掌;三女儿卫子夫,进了皇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最后做了皇后,卫青受到汉武帝的赏识提拔,最初的确和这位三姐有关,这一点司马迁倒是没有说错;长子卫长君,后来官职为侍中。卫媪与郑季私通生了卫青之后,后来还生了两个儿子卫步和卫广,不过笔者没有看到他们太多的事迹记载。
卫青小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个犯人给他相面,说他将来能封侯,卫青一听笑了,说:我只不过是人奴之子,能不被打骂就心满意足了,还谈什么封不封侯呢,表现出对命运逆来顺受的态度。
卫青随姐姐进了皇宫后,当时的皇后是陈阿娇,她看到汉武帝宠爱卫子夫,非常嫉妒,但一时半会又不敢拿卫子夫怎么办,于是她把卫青当作出气筒,找了个借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准备处死。卫青有一位名叫公孙敖的好朋友,冒死把他救了出来。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召见了卫青,给他封了太中大夫的官职,后来又封他为车骑将军,让他带兵去打匈奴。
这简直活脱脱就是一出“从奴隶到将军”的好戏,不过中间的是非曲折今天我们已经看不清楚了,这就给了文学家和其他好事者发挥的空间,有人从司马迁闪烁其词的只言片语里,甚至猜测汉武帝和卫青,以及后来的霍去病有断袖关系,这当然很无聊。在我看来,汉武帝之所以提拔卫青,最初固然有讨好卫子夫的意思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在近距离观察之中,他看到了卫青的才能,而卫青在汉武帝的亲自教导之下,形成了和汉武帝一致的价值理念,打击匈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汉武帝必须把这样的重担交给能忠实执行自己理念的人,这才是他放心任用卫青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129年,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的第二年,他与轻车将军公孙贺、骑将军公孙敖、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一万兵马,出击匈奴,拉开了汉匈战争的序幕。这一战的结果,公孙敖损失七千人,李广被俘,后逃脱,公孙贺无功无过。李广和公孙敖被判死刑,后交赎金得以免死,贬为平民,公孙贺没有得封。唯有卫青,他带兵打到了龙城——匈奴祭天祭祖的圣地,斩敌700余人,关于龙城所在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境,一说是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唐代诗人王昌龄有诗《出塞》赞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所赞美的对象,却别后人解释成了李广,真是天大的误会。李广将军可从来没有到过龙城啊,更何况卫青的墓冢形制即为阴山(《汉书》记载为“庐山”,此庐山非今天江西省境内的庐山,就是阴山),这是汉武帝为表彰他打到了阴山之功而特意为之的。总之,整首诗所透露的信息,和李广一点关系都没有,倒是处处说的是卫青。误会的原因一是在于“飞将”一词,李广有“飞将军”之称,是匈奴人起的一个外号,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正面的称呼,而是讥讽说李广逃跑时像飞一样,追都追不上;二是后世文人同情李广,所以才把王昌龄所赞美的对象安在了李广身上。
卫青初战告捷,汉武帝封他为“关内侯”。这一战虽然斩获不多,但战略意义重大,直捣龙城,打破了匈奴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汉王朝的信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卫青成为出击匈奴的主将。
自直捣龙城之战后,卫青出战匈奴的战役如下:
1、公元前128年,匈奴进攻辽西郡,围困渔阳,卫青带兵出雁门,李息带兵出代郡进行反击,歼敌数千人。
2、公元前127年,卫青带兵夺取河套地区,俘虏数千人,牛羊数百万。此战战略意义重大,战后,汉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威胁。卫青因功封长平侯。
3、公元前124年,在巩固了对河套地区的统治之后,卫青带兵出塞击匈奴,匈奴右贤王轻视汉军,以为汉军不可能进行长途奔袭,竟然喝醉了酒,后闻汉军至,率几百骑逃走。此战历史上称之为高阙之战,消灭了右贤王主力,俘敌一万五千多人,汉武帝派使者至卫青军营,拜卫青为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亦封侯,卫青上书推辞封子,汉武帝坚持封之,同时也封赏了卫青手下众将。
4、公元前123年,卫青两次带兵出定襄越阴山出击匈奴,共歼敌一万九千多人。此战霍去病随卫青出征,率八百轻骑,斩首两千余级,其中包括匈奴相国等重要人物,被封为冠军侯。张骞也随卫青出征,负责地理向导方面的工作,加之以前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博望侯。此战汉军也有损失,前将军赵信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全军覆没,只剩自己脱身逃出,理应问斩,后被贬为平民。
5、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兵马出兵漠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此战战果辉煌,匈奴远遁漠北,汉匈双方维持了十八年的和平,直到公元前100年,双方战端再起,而此时,霍去病已英年早逝,卫青也在寂寥中病死。
不过此战亦有争议之处,一是卫青和李广的一桩公案,李广在此战过后自杀,人们多认为是卫青逼死了李广,事实真相如何,本刊本期的李广专文会做专门讨论,本文不做讲述;二是卫青和霍去病谁更被汉武帝倚重?下面笔者将从此战讲起,做出详细分析。
关于漠北之战,目前主流叙述如下:
汉武帝显然更倚重霍去病,卫、霍二人虽然所带兵马相等,但汉武帝却让霍去病先挑选兵马,因此,霍去病所带领的是一支最精锐之师,而卫青所带领的队伍是霍去病挑剩下的。汉武帝还把歼灭匈奴主力的机会给了霍去病,先是得知情报,说匈奴主力在定襄方向,于是命令霍去病自定襄出兵,卫青自代郡出兵,后来又得到另一个情报,说匈奴主力在代郡方向,于是改令霍去病出兵代郡,卫青出兵定襄。谁知卫青在阴差阳错之中,竟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这是一场遭遇战,匈奴以逸待劳,汉军人困马乏,但卫青沉着指挥,先稳住阵脚,加固营寨,随后趁天气突变,狂风大作之际,左右两翼包抄单于,单于逃走,卫青歼敌一万九千多人,但自己的损失也比较大。相比而言,霍去病所率兵马没有遇到匈奴主力,但他狂飙突击,一直打到现在的贝加尔湖,共歼敌七万多人,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封狼居胥”亦成为后世所有军人理想的一个代名词。
此种叙述,有些地方讲得很明白很正确,比如卫青与单于作战时所采取的战术;但有些地方,却讲得不明白也不正确,比如卫青和霍去病谁更被倚重?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同战术的配合问题,而不是谁更被倚重的问题。
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说明白汉军与匈奴作战其前后战术的变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卫青和霍去病的角色定位。汉军与匈奴作战,刚开始不太顺利的原因,并不是匈奴强大,而是汉军不能适应匈奴一打就跑的战术特点,匈奴利用自己的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倏忽而来倏忽而去,往往令汉军有劲使不上。后来汉军根据这种情况,做出了调整,专门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以匈奴人的战术来对付匈奴人,取得了显著战果。在这过程当中,卫青和霍去病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卫青是重装复合军团和整个前敌军队的总指挥,所率领的军队包括步兵、骑兵等各个兵种,讲究整体推进、协调作战,这种作战方法的好处是稳扎稳打,能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能牵制敌人,不足在于推进速度不快,机动性不强。霍去病在汉军中是骑兵统帅,他所率领的骑兵速度快,机动性强,对匈奴人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以主动寻找敌人进行决战,同时这种作战方法是无后方作战,给养必须得靠自己在战斗中劫掠补充,有一定的冒险性。
具体到漠北之战中,汉武帝让霍去病先挑选兵马,并不是倚重他而看轻卫青,实际是让他组建一支攻击力强大的骑兵部队并担任这个新型兵种统帅,这和现代战争中,为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性地组建一支特种兵部队的原理是一样的。而卫青依旧当他的重装复合军团统帅,和霍去病互相配合作战。
在具体的战斗过程当中,卫青和霍去病都最大地发挥了自己的战术优势。卫青在一场遭遇战中、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之下,靠汉军的整体优势和自己的综合战术素养,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极大地牵制了匈奴人,为霍去病的狂飙突击创造了条件,正是在卫青的配合之下,霍去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汉武帝是不是安排让霍去病去打匈奴主力,而最终匈奴主力却让卫青给碰上了呢?也不是。首先从战果上来看,霍去病歼敌七万人,如果他打的不是匈奴的主力,是不可能有这个收获的;其次,匈奴人的整个政治军事体制和汉人并不一样,汉人是一个垂直管理体系,皇帝管理大臣,大臣管理百姓,而匈奴由各部落联盟形成,单于有自己的军队,他所管理的其他部落,也有自己的军队,因此,卫青遇上的是单于的主力,霍去病遇上的是其他部落的主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汉武帝也没有更倚重谁,而是卫青和霍去病各有各的任务。
漠北之战结束后,霍去病得到了重赏,后来,汉武帝增设大司马这个官职,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霍去病与卫青平起平坐。这是不是说明汉武帝更加欣赏霍去病而轻视卫青呢?当然,汉武帝极为欣赏霍去病,这是肯定无疑的,但他之所以要重赏霍去病,最根本的还是卫青打的是汉军的习惯战,而霍去病率领一个新型兵种,打的是创造性的战争,汉武帝看重、奖励的是新兵种与新战术,并不意味着轻视卫青和传统战术,事实上,卫青在汉代军人中已经得到了最高的荣誉。
唐代诗人王维的《老将行》一诗中有这么两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大概意思是说汉武帝曾暗示卫青:李广这人一向运气不好,不要委以重任,卫青照办了,所以最后李广就没有了立功的机会,而卫青之所以能立下大功,是因为汉武帝照顾,或者说他运气好。这种说法是诗人臆想,并不客观,打一次胜仗或许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但屡战屡捷,还说是运气好,那就说不过去了。
人们更愿意对卫青与霍去病进行比较,这对汉代军事双杰,到底谁更强呢?争议一直都有,但普遍还是认为卫青打仗年头比霍去病久,但论战功却不及霍去病。这种比较很直观,但未必客观。
首先,从战果上来看,卫青六击匈奴,歼敌六万左右,霍去病同样六击匈奴,歼敌十一万左右,单纯从数字来看,卫青当然不如霍去病,问题在于不能这么比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正如前文所叙,是由于卫青和霍去病各自分工不同导致的。同样,霍去病的缴获没有卫青多,也是出于分工的不同,霍去病的骑兵,讲究的是轻便快捷,不能带辎重,所以缴获较少。
他们两人分工不同,但又互为补充,卫青的重装军团推进,可以为霍去病牵制敌人,提供保障,让他无后顾之忧,霍去病的骑兵突击,有效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又能为卫青减轻压力。其次,卫青和霍去病都没有打过败仗,在各自所擅长的战术方面,都展现了极高的素养。
总之,卫青与霍去病,一为全军统帅和复合兵团统帅,一为骑兵统帅,他们之间有为帅与为将之别,各有任务,且都完成得极为出色,不能简单地加以比较,或者说,比较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而一直以来关于他们谁更强的争论,实际上是对基本军事常识无知而导致的。
卫青和霍去病各自带兵的方式也有区别,常引起人们的争议。史载淮南王意图谋反,但对卫青颇为忌惮,就问手下谋士:大将军带兵打仗水平到底如何?谋士说他有一个朋友,曾经跟随卫青打匈奴,回来后告诉他卫青大将军善于带兵,熟悉兵法,能力卓绝。又有谋士说大将军号令严明,作战勇敢,而且非常体恤士兵,士兵没有休息,他不休息,士兵没有喝到水之前,他不喝,士兵没有过河,他不过,皇太后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手下将士,自古以来的名将没有比得上他的,淮南王听后沉默不语。而史载霍去病带兵,其风格与卫青截然不同,他并不像卫青一样爱兵如子,反倒由于不体恤士兵,士兵多有怨气。这主要是两人的出身不同导致的,两人虽都为私生子,但卫青少年时在底层生活,当过奴仆,对底层生活有体会,所以他带兵时理解士兵,同情士兵。霍去病则不同,他从小生活优裕,性格中有富家子弟的优越感,甚至纨绔气,对下层士兵的生活没有感同身受,所以他不同情、体恤士兵。
卫青之所以常常被后人有意或无意地看低、或者忽略,和他做人做事低调也有很大关系,他有赫赫战功,却不争功,不但不争,而且还有意淡化自己的功劳,处处突显汉武帝,有几则故事,非常耐人寻味,值得一记。
高阙之战后,卫青被拜为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也封侯,他上书汉武帝坚决推辞,说我能打胜仗,是仰仗了您的威严和将士们的勇敢,我已经有了封赐,我的儿子年纪还小,怎么能封侯呢?而将士们没有得封,怎么能够奋勇杀敌呢?汉武帝随后封赐了卫青麾下多名战将。
出兵定襄之战中,右将军苏建(苏武的父亲)战败,单身逃回,这时卫青手下有人建议斩了苏建,以树立卫青自己的威严,卫青却认为自己本来就是皇亲国戚,没有必要再树立自己的威信,他要做一个人臣不专权的榜样,于是把苏建押回长安,交给汉武帝处理,汉武帝免了苏建死罪,将其贬为平民。
以上几个事例,大概就是后人认为卫青没有自我,只知道围着汉武帝转的重要原因,但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卫青的过人之处,一方面他作为一名军人,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始至终遵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就是在今天看来,卫青的这种做法也颇具现代精神,近代的蔡锷将军认为现代军人的两大原则是人格独立和不干涉政治,而卫青早在几千年前就树立了一个榜样;另一方面,卫青考虑问题周全,并且很有智慧,这从他处理苏建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实际上不想杀苏建,但部下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所以他索性将这件事情交给汉武帝去处理,他的这个做法,实际上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汉武帝也明白这一点,给了他一个顺水人情,没有杀苏建。卫青此举,当然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思虑周密,把保全苏建性命的情分给了汉武帝,皆大欢喜。
应该说说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
从个人角度而言,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后来还娶了平阳公主,成了汉武帝的姐夫,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外戚,还不是一般的外戚;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汉武帝和卫青是君臣关系,应该承认,卫青把这两种关系处理得非常妥当。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以外戚身份带兵,做事稍有不慎,就会给汉武帝和自己,还有自己的家族都带来麻烦,所以他处处小心,有时甚至谨慎过头。定襄之战后,汉武帝赏赐卫青千金,当时王夫人正受武帝宠爱,卫青手下有个叫宁乘的人对他说:现在王夫人虽受到宠爱,但家族并没有富贵,希望将军在王夫人的母亲过寿的时候送一份大礼,卫青就把汉武帝赏赐给他的千金送了一半给王夫人的母亲作为寿礼。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问起卫青,他也就老老实实告诉了汉武帝。卫青对汉武帝怀有感恩之心,他本是奴仆出身,但后来位极人臣,享有所有的荣誉,对这一切,以他的天性,不可能不铭记在心。还有一点,卫青对汉武帝还是崇拜的,作为汉武帝经略天下的主要执行者之一,他比谁都清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所以他甘愿为马前卒,为汉武帝效力疆场。
汉武帝对卫青又怎样呢?首先,汉武帝没有把卫青当外人,武帝召见大臣,比如汲黯,每次都衣冠整齐,非常客气,但在卫青面前,他却很随意放松,甚至边上厕所边和卫青谈话,只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才会是这样子。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再找丈夫,有人说卫青最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过去他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那人说现在大将军可不比以前了,显贵无比,是一桩好婚姻。汉武帝知道后,笑着说:过去我娶他的姐姐,现在他娶我的姐姐,这倒挺有意思,下诏卫青与平阳公主结为夫妻,亲上加亲。
其次,汉武帝信任卫青。对这一点,有人或许会提出异议,说汉武帝刚开始时确实信任卫青,但后来提拔霍去病,却是为了遏制卫青的权力,他对卫青有防备之心。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成立,或许当时群臣之中有这种想法,但笔者推测汉武帝不会有此种想法。前文已经说过,汉武帝提拔霍去病,并不是为了要贬抑卫青,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明白卫、霍二人之所长,从而给他们二人有不同的分工,霍去病虽然贵为新型兵种的统帅,但卫青一直是汉军的全军主帅,汉武帝对他一直是信任的。
第三,汉武帝很注意维护自己和卫青的关系。卫青不愿干涉朝政,汉武帝也不想让他插手朝政,卫青官至大将军,后来又加封为大司马,位居丞相之上,但这只是一个荣誉性的官衔,并无多少实权,汉武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让军人过问朝廷内政,在这方面,他的作法很决绝,不给任何人面子,包括卫青,但这样做,既保护了卫青,也让两人保持了一种正常的君臣关系。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下令将全国各地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地区居住,山东籍著名游侠郭解也在迁徙之列,但郭解不愿意迁走,于是托人找到卫青,请他去向汉武帝求情,理由是自己穷,没有达到迁徙的标准,卫青果然去向汉武帝替郭解求情,结果让汉武帝很不高兴,说此人居然能够说动你这位名动天下的将军来求情,说明不穷,没有答应卫青的求情。表面上来看,汉武帝是在处理郭解这件具体的事情,但实际上是在敲打卫青,不要结交豪士,这样下去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卫青的确做得不对,而汉武帝处理得很正确,打击豪强,是汉武帝的一个战略,而卫青违背了这一战略目的,事实上,郭解是一个很有势力的人,也颇多恶行,这样的人不打击是不行的。还有一件事情,也颇能说明问题,主父偃,山东人,颇有才学,在家乡不得志,来到长安,找到卫青,请他向汉武帝推荐自己,卫青果然向汉武帝推荐了数次,但汉武帝都没有搭理,后来主父偃自己给汉武帝上书,上午上书,下午汉武帝就召见了他,而且对他的才华很欣赏,给他封了官。这件事情也是汉武帝在向卫青暗示,不要多管事情,以免有笼络人心之嫌。卫青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性质,检讨了自己的行为,苏建曾经进言卫青,劝他效法古代名将招纳贤士,卫青却说我们做臣子的,只要安守本分就可以了,没必要招纳贤士。应该说,他是吸取了教训的。
总的来说,从卫青被起用一直到他去世,汉武帝和他相处得都不错,即便是在极为复杂的宫廷斗争之中,卫青本人也没有受到牵连。卫青还在世时,他的大儿子宜春侯卫伉于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由于诈称君命,擅自行事而犯法,被汉武帝削去了爵位。几年后,他的另两个儿子阴安侯卫不疑和发干侯卫登因为献给朝廷的助祭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够,又被汉武帝削去了爵位,但汉武帝却一直保留着卫青的侯位和荣誉,卫青死后,卫伉还继承了他的长平侯侯位,直到巫蛊之祸中受牵连而死。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是卫青知进知退、恪守一个职业军人的本分,不逾越界限。汉武帝是懂卫青的,了解他这个人,也明白他的难处,所以即便是削去了卫青儿子们的爵位,他也没有对卫青怎么着。而他之所以会对卫青的儿子们下手,也的确是因为他们做了对国家不应该做的事情,和现在的一些“官二代”一样,他们那些“官二代”平时肯定也很骄横,从卫不疑和卫登居然敢打助祭金的主意就能看出来,确实有点无法无天,不处理是不行的。当然,更有可能是他们是卫皇后之子、皇太子刘据一派的人,参与了宫廷内斗,卫家是武帝时期的重要外戚,也是太子刘据所倚重的势力。历史上虽然对卫伉等人参与宫廷斗争的具体事迹没有过多记载,但从卫伉在巫蛊之祸中的结局来看,他肯定是搅到了里面。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和卫君孺之子、时任太仆的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发后被捕下狱。当时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朱安世而不得,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主动请求汉武帝让他追捕,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熟料朱安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汉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埋藏人偶诅咒汉武帝等等。汉武帝正在病中,又一贯对巫蛊仙术比较相信,立刻下令追查,结果公孙贺父子被捕下狱,死于狱中,公孙家全部被诛,卫伉也被牵连而死。这是巫蛊之祸的开始。
咸阳茂陵卫青墓
卫青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境内茂陵东北1公里处,状如阴山,象征着卫青在这一带取得的战功。拜谒卫青墓,不似茂陵和霍去病墓那么方便,不过反倒显得安静,暗合了卫青将军战时利剑出鞘,和平时寂寞自守的为将之道。
从个人品德来讲,卫青堪称完美。他出身低微,但似乎对命运没有什么抱怨,有人说他能封侯,他不以为意,只是笑笑了事,后来他身居高位,但心态一直健康平和,没有那种暴发户的得意忘形,而是荣辱不惊,这说明他有智慧,知道该要什么和不该要什么。儿子们因他而封侯,他当时坚辞,可能不是作秀,而是真心觉得不能要,后来儿子们被剥夺了侯位,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他觉得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个待遇,没有了就没有吧。
卫青是一个记恩的人,并且把这种情感与内心的原则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他对汉武帝的忠诚也就是对整个国家的忠诚!
卫青天性宽厚大度。李广自杀后,其子李敢迁怒于卫青,将他打伤,他身为大将军,完全可以以犯上作乱的罪名处死李敢,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这件事情瞒了起来。霍去病崛起后,日益显贵,这时卫青的一些老友和门下,大都纷纷投奔了霍去病,对此,卫青并不在意,没有嫉妒霍去病,也没有责怪那些弃他而去的人。汲黯,汉武一朝有名的大臣,为人刚正,也很傲慢,卫青身居高位之后,很多大臣见他都行跪拜之礼,唯独汲黯只是行拱手礼,有人说你这是在怠慢大将军啊!汲黯反问道:难道因为我给大将军行拱手礼,大将军就不受敬重了吗?卫青听说此事后,对汲黯很佩服,认为是可交之人,经常向汲黯请教一些事情。
卫青是幸运的,他生在一个锐意进取、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又遇见了雄才大略且处于青壮年时期的汉武帝,得以充分发挥他的军事天才。在那样一个年代,他只要做好一个军人就可以了,只要跟着走就可以了,而不必像岳飞将军一样,不仅要打仗,还要操心皇帝考虑的事情,皇帝都不想收复山河了,他还念念不忘,最后以一种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卫青的晚年无事可做,并为此感慨。其实不然。他是柄剑,战时出鞘,锋芒毕现,和平时入鞘,寂寞自守,谈不上无事可做。他的荣耀是平民的苦难,他的寂寞是平民的幸福,有人说“和平是军人的坟墓”,而卫青甘于被埋葬于这种坟墓,真将军也!
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葬于茂陵。
本片文章选自休闲读品杂志社2013年第二期《为将者当如卫青》
休闲读品杂志社微信ID:xiuxiandupi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