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专家季克良在上个世纪曾说过,“出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对这句话,相信酒友们都耳熟能详。毕竟曾经就出现过像“珍酒”这样的“失败”试制品。
当1975年开启茅台异地生产计划,不仅抽调了茅台酒厂厂长、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甚至运去了茅台镇的红土、赤水河的水,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10余年的茅台酒异地试验,可实验失败了。
虽然最终生产出来的酒口感不错,被当时的权威称为“酒中珍品”,但无法与茅台酒的品质相提并论,没有茅台味,为留住实验成果,将此酒命名为“珍酒”。自此之后,“出了茅台镇,酿不成茅台酒。”便立刻在白酒界里传开。
话虽如此,在贵州省还是有不少乡镇仿照茅台的酿制工艺进行酿酒,所产酱酒都在省内有不小的名气,当然远远比不上茅台。
其中,来自毕节市金沙县的安底斗酒厂,便以茅台回沙工艺命名此厂新出的酒——“金沙回沙酒”,此酒乃是当时名气数一数二的酱香型白酒。
至于现在的话,知道金沙酒发展的酒友可能更多会觉得可惜。为何会觉得可惜呢?待老黄跟大家聊聊金沙酒的“传奇”。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金沙酒算是个“怪胎”,好与坏都能讲出一箩筐。
金沙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流,水质自然是好得没话说,加上茅台酿酒工艺,所产出的金沙回沙酒深受大家喜爱,金沙也因此被称为贵州二茅台。实际上名不副实,产能很低,偏软偏闷。
后来有一段时间靠着干爹宜化的投资,整个酒厂又支棱起来,变成一个暴发户,疯狂产出,从200吨的产能瞬间提升到接近20000吨,成为当时酱香白酒的一大黑马。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沙以性价比起家,却没有把握好整体节奏。因长期在网上挂低价,实体店经销商的利润被压低,销售积极性下降。在销售员的消极推销下,消费者对金沙的价值认知也会随之降低,认为这不是什么好货,出现一堆金沙黑。
从“高端”到“低端”
自相对“高端”金沙回沙酒后,金沙酒厂一直在出各类酱香酒。其中就有一个“盛世贵州”系列低端酒,此酒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酒精中有一股奇怪的草腥味。
关于这一味道,在那一时期的金沙低端酒中普遍存在,据说实在制曲时因操作问题导致部分酒曲感染杂菌,酒厂舍不得丢,于是发酵出来的怪味。发展到2013年,金沙的高端酒风格普通,低端酒有杂味,整体品质也比较差。
虽然到今年,金沙酒的低端酒已经相对稳定,但也只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比不起同省的茅台、国台酒和百年糊涂。各位酒友,对金沙酒的“传奇”事迹,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