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作者:华夏酒报 更新时间:2022-09-06 02:02 阅读:346

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1994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宏观调控措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与此同时,酿酒行业紧随体质改革的大潮,加速企业经营体质转换,调整了产品结构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在这一年,《华夏酒报》也迎来了改版的良好机遇。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自1994年1月起,《华夏酒报》由周报改为周二报,每周逢周二、五出版。1994年1月4日出版的《华夏酒报》头版头题本报编辑部文章《同心协力,再攀高峰——写在华夏酒报扩大刊期之际》中提出:随着报纸出版周期的加快,《华夏酒报》将本着五个“更加贴近”(更加贴近改革开放新形势、更加贴近市场经济、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贴近读者)的原则,进一步拓宽报道领域,提高报纸质量。


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酒业新趋势的记录者


1994年开年,国家正式开征酒类等11类产品消费税。


对此,《华夏酒报》在1月11日刊登的《国家开征特殊商品消费税,各地酒类市场呈现平稳态势》中表示,“今年此次税负‘变革’,酒类市场显得异常乏劲。有关人士分析这种现象时认为,酒类消费税比原税率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消费者心中有了‘底数’,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消费者在经历了几次市场大起大落之后,消费心理已趋于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增强。”


因此,酿酒行业在这一年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精神面貌。《华夏酒报》也始终与行业一起,成为酒业新趋势的坚实记录者:


1994年1月6日,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汾酒上市,首开我国白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不仅为今后一个时期汾酒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打开了白酒企业迈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同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筹备小组会议和筹备工作会议在山东兰陵美酒厂召开。


会议认为,白酒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影响很大,必须尽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的专业分会,以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与会代表在坦诚、民主、团结的气氛中商讨了组建白酒分会的有关事项,并通过了有关决议。


会议委托中国酿酒行业工业协会秘书处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中国酿酒行业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成立大会早日召开。


1994年1月25日,白酒生产获得重大突破——可任意降度的白酒产品问世。河南林河酒厂为适应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加强科学研究,新近研制生产的38度、40度、48度等林河特曲可以根据饮用需要,任意加兑无色冰块、矿泉水、饮用水等。使酒度降低到5度以上时,酒体不失光、不沉淀,依旧清如水晶,保持林河独特的风味。大胆把“生物工程”“电子工程”等运用到白酒传统生产工艺上,经过艰苦探索,终于取得了白酒可以任意降低度数的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白酒行业的一项空白。


1994年3月11日,《绍酿总公司已获得外贸进出口自主权》一文记载,本报去年(1993年)9月报道的《绍兴黄酒“出海”路在哪里》疑问,目前已有回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浙江省外经贸委批准,同意绍兴市酿酒总公司校友经营进出口自主权。至此,该公司连续5年争取外贸自主权的问题终于得到落实。企业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1994年4月,在著名白酒专家高月明和栗永清的共同推动下,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组织省内专家、企业,最先研制成功“营养型复制酒”,并在全国推广。


当时有8个品种问世,总产量达49950千升,占全省白酒总量的20%。


同月,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李华联合全国1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股份制的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这是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与推广、培育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营销、管理及科研推广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


1994年5月24日,浙江绍兴黄酒骨干生产企业绍兴市酿酒总公司与百年老字号沈永和酒厂“强强联合”,组建成立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和出口基地——绍兴黄酒集团公司。黄酒企业发展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之后的上市、技术合作、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


1994年10月25日,《华夏酒报》在《上海浦东兴建中国国际名酒城》一文中记载,时任轻工总会食品造纸部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华夏酒报社社长耿兆林透露出最新消息:“中国轻工总会决定,在上海浦东兴建‘上海中国国际名酒城’,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会同上海东奇事业总公司具体实施。这是中国酒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酒文化史上的一个创举。《华夏酒报》是酒类行业自己的报纸,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这篇大文章,让酒业有关单位都能了解,参与这件大事情。”


酒企改革的见证者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摆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并确定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今后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役一打响,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呼百应。在1994年的报道中,《华夏酒报》对实施机制改革的酒类相关企业们也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


1994年1月14日,《探索企业内部改革新途径 古井贡酒厂进行股份制改造》中指出,经安徽省体改委正式批准,古井事业集团目前已着手进行股份制规范化试点,将其核心企业古井贡酒厂改造成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贡酒厂股份制改造的目标是最终建立以国有股为主题,并发行社会公众股和内部职工股的规范化有限公司。这对于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将产生重大影响。


1994年3月20日,本报记者到由香港中策集团控股经营的莱州中策啤酒有限公司(前身为山东光州啤酒集团总公司)采访。作为全国十大啤酒企业之一。虽然也采取宜卖则卖、宜股则股、宜租则租等形式,展开对企业产权制度的再造,落实《条例》。但企业没有从“机制僵化和技改投入严重不足”而陷入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但是,他们通过引进外资“嫁接”的渠道,把产权改革和技术改造结果起来,走出一条企业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捷径。而相关内容发表在4月5日题为《港股冲击波——光州集团引资“嫁接”成功启示录》中。


1994年5月18日,山东广播电台经济台全天广告广播权被山东莱州市酿酒厂独家买断。据悉,仅在当天,山东经济台就接到咨询莱州特曲的热线电话达120多个,收到对莱州酿酒厂的合理化建议也达170多条。该行动首开“全天候”电台广告宣传的“先河”,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也被视为理念改革的典范。由于莱州酿酒厂此举的“史无前例”,这则广告“新闻”还引起了全国20多家新闻媒体的相继报道。《华夏酒报》6月14日也对此事进行了详细地报道。


1994年7月22日,《华夏酒报》对山东烟台啤酒厂引入外资进行“嫁接”改造进行了报道。文中提到,烟台啤酒厂“输出的是部分国有产权,输入的是‘血液’,死资产在‘嫁接’中盘活”。实际上,吸引外资并非烟台啤酒厂转让产权的最终目的,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才是其初衷。依赖于产权制度改革,烟台啤酒厂的新机制成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条阳关道。


当期报纸还围绕“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职业企业家”这一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可以挽救一个亏损企业;而一个不称职的企业经营者,则可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搞垮……职业企业家应该把他所经营管理的企业当作它的饭碗。一旦搞垮了企业,就再也没有别的企业聘请他了。”


可是,该如何让一时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再现活力与生机呢?


对此,1994年7月26日,《华夏酒报》对武汉市在啤酒生产行业采取组建集团促进联合的办法,用同行业利税大户成功的经营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不景气的企业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了“携手共进”的局面进行了报道,及时给身处困境的国有企业指出了方向。


此外,《华夏酒报》于1994年9月13日对改革典型“河南赊店酒厂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资产经营形式,推行全员监督的四级联责风险机制”的报道,则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调动全员资产经营的责任感产生了极其广泛的良好作用。


1994年10月,《华夏酒报》迎来创刊5周年。1994年10月4日,《华夏酒报》刊发的5周年寄语中,在对本报5年来与酒行业一起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的同时,也对未来做出了期许,“一张成熟的报纸,表现在报道本身的质量上——报道的选题、文字的功底、文章的深度、版面的效果……而在成熟的背后,则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操作流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是这张5岁的报纸应该做到的。”


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END


『今日讨论』


今日文章欢迎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建议和观点,我们将在每个月为最佳讨论参与者寄出精心准备的礼品!


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1994,我们与酒业的变与不变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