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是否强大,被视为一个国家国力的核心指标。而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张寿荣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
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张寿荣考取天津工商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立志工业救国。第二年,张寿荣成为北洋大学1945级冶金系的17名学生之一,如果历史可以回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萌芽。
毕业之后,张寿荣被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他的“钢铁人生”就此拉开序幕。当年,正是中国重工业薄弱之际,张寿荣深知自己的肩上也担着一份工业救国的责任,短短几年间便成为技术大拿。他在鞍钢高炉推行的炉顶调剂法,使高炉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经验得到大规模推广,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炼铁生产水平的提高,他也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炼铁工程师。
1957年,张寿荣被调入武汉钢铁公司,承担指导创建1号高炉的重任。有外国专家嘲讽,1号高炉要1958年出铁是“吹牛皮”。张寿荣顶着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在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烧结、焦化、能源介质、运输等方面做到极致。最终,1958年9月,武钢1号高炉顺利出铁,不仅打破了外国专家的幻想,更鼓舞了国人的信心。
1970年,武钢4号钢铁在张寿荣的主持下顺利建成,国内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炉,从而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建设高炉的先河。60年代,在各项产业发展受阻的背景下,武钢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一米七”轧机系统,然而初期就生产被动。为了挽救“一米七”,张寿荣几乎把武钢的技术从内到外“翻修”了一遍。这一项目最终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科技界最高荣誉,张寿荣也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至今日,国内钢企的几乎任何一个高炉项目,也都必定由他最终审定,由此不难看出钢铁业界对他在高炉生产技术方面的认可与推崇。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耄耋之年的张寿荣,依然在为中国钢铁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