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国撰文:时代造就名酒,名酒回报时代|名酒品牌70周年

作者:云酒传媒 更新时间:2022-09-06 23:13 阅读:832

王新国撰文:时代造就名酒,名酒回报时代|名酒品牌70周年



文|王新国


*作者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编者按:从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举办至今,步入名酒时代的酒业,已走过70个年头。


这注定是一段不凡的历史,无论是对于整个行业,或是处于前列的名酒品牌,亦或是行业中的每个参与者与见证者,70年间,总有一段记忆令人难以忘却。


而在70年这一关键节点上,回望名酒时代的同时,酒业似乎也在重新审视着一个影响深远的话题:名酒究竟代表着什么?


长期观察、见证酒业发展,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对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这其中不仅交织着名酒的辉煌历史,也有着启迪行业当下与未来的方向。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特将其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王新国撰文:时代造就名酒,名酒回报时代|名酒品牌70周年



#中国名酒品牌70周年:


中国名酒,请铭记这70年



名酒时代70年,集结向未来



认识我们的“名酒”,应当是酒业人的一项重要素养



150秒回顾历届评酒会:唤醒品牌,影响时代



450倍!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从1952年到2022年,中国名酒满载荣耀,走过的70年历程。同样是中国白酒行业壮大发展的70年,无论产量、质量还是文化建设,白酒行业都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行业成长的动力由多种因素构成。但归根结底,还是时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推动白酒整体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为行业壮大提供了核心动力。


在名酒的荣耀历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时代造就名酒,名酒回报时代。承载着时代使命与社会价值的中国名酒,将在今后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行业引领作用。



名酒,代表着


中国白酒的品质价值


白酒行业7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离不开质量保障。


酒业的产能由少到多,装备由落后到先进,生产工艺从简朴到现代,酒种、质量特色从单一到丰富,从最初手工作坊式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到今天与国际接轨,在酿造、分析、配套等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现代化的高科技水平,最终都表现为行业综合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中国白酒技术创新与质量升级方面,名酒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汾酒试点”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自1952年的首届全国评酒会,到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中国酿酒行业基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当时经济水平限制,社会物质生活处于匮乏阶段,因此对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喝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奢望”。相应的,当时酒类行业在艰苦的环境下自然生长着,头等大事是如何在粮食紧张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生产,满足人民正常的饮酒需要。


在这种大背景下,著名白酒专家秦含章于1964年带领一个课题小组亲赴山西杏花村酒厂蹲点,从原料、制曲、工艺流程到检测方法,对汾酒的生产各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论证和改进创新,并与其他名酒的不同芳香物质成分加以对比剖析,最终发现了清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要呈香物质的个性特征,并围绕这些物质含量对白酒香型和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在进一步优化汾酒品质的同时,其产量实现成倍增长。


后来,该项科研成果帮助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举夺得“国家科技贡献奖”,并在白酒行业中广泛推广开来。


七十年来,以名酒为引领和表率,白酒行业基于坚定、持续的品质战略,穿越了各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空前发展。


近几年,多家名酒企业在有机酿造、原料基地建设、风味科学研究、生态保护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传续千百年的白酒酿造工艺,推进到现代化、科学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空前水平,这是白酒品质的巨大提升,也是白酒价值的巨大飞跃。


在此引领下,白酒行业带给消费者更充分的消费信心,也是对未来主流消费需求的充分满足。


到2021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量716万千升,同比下降0.6%;销售收入6033亿元,增长18.6%;利润总额1702亿元,增长33%,后两者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名酒,代表着


中国白酒的文化活力


身处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名酒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销售、产量等直观数据上,更超越了品牌影响力范畴,代表着行业精神与民族文化。


当前,中国白酒正面临着国际化、时尚化的转变挑战,名酒的文化引领作用将更加显著。


泸州老窖推出了“高光”和“黑盖”。


在泸州老窖公司的规划中,“高光”被定义为继特曲、国窖1573之后的第三曲线。它既是泸州老窖一条新的增长曲线,也将开辟一条新赛道,这条赛道既是面对国内大循环的赛道,也是一条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赛道。


在“高光”身上,表现出泸州老窖对于行业的创新与引领。这种引领不仅在于产品的外在形象、包装上,更是从文化、精神层面贴近新生代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设想与新追求,表现出白酒文化强烈的时代活力。


“黑盖”是承接泸州老窖大光瓶战略的核心产品。在品质优势至上的市场趋势下,它更代表着年轻、积极的文化主张,发挥着白酒新消费与新文化的塑造、推广和培育作用。


精耕陕西市场,突破全国市场的西凤酒,更为国际市场做好了文化布局和铺垫。


放眼国内外新变化,融入时代发展新格局,西凤酒积极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为身处“丝路经济带”上的中国名酒,西凤酒对国际化进程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歇,西凤酒产品目前已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代表之一。


文化,是西凤酒拓展国际市场的底气与旗帜。西凤酒依托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禀赋,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讲好“西凤故事”,向世界弘扬西凤酒文化和中国酒文化,增强国际市场的文化认同感。


在文化输出的同时,西凤酒还加速推动标准接轨,这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基础。多年来,西凤酒深入推进以健康和体验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推动白酒品质标准由模糊走向科学清晰,用卓越的中国品质对标世界标准。到目前为止,西凤酒商标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泰国、新西兰成功注册,并已取得欧盟、北美和德国酒类SGS检验、安哥拉港口BV检验认证。


用名酒的文化语言拥抱新生代,以名酒的文化自信打开国际市场。名酒企业的文化作为,不仅具有重要的行业意义,还是民族振兴的伟大见证。


两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而今天,中国的名片应该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名酒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肩负起这份责任。它们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缩影,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综合,名酒的文化引领,将使中国白酒行业焕发出新的气象。



名酒,代表着


中国白酒的责任初心


正所谓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中国名酒因其与众不同的品质底蕴和文化影响力,在社会层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为白酒行业树立了企业公民的榜样形象。


“1991年8月,茅台酒厂捐款100万元,汇经全国各地,支援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这段记录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的简短文字,成为茅台国营以来有明确记载的首笔大额捐赠。


正是从这段文字出发,茅台真正踏上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之途。


茅台集团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今年,茅台集团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其中,酒用高粱种植产业在仁怀市、习水县等地种植茅台酒用高粱70万亩,惠及13.51万户种植农户;全年投入资金1.54亿元,免费为基地种植农户发放生物制剂、高种子等。


茅台医院投资19亿元,服务川、黔、滇三省人民健康;出资18.79亿元建立茅台学院,致力于培养服务酒行业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オ。


2012年,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活动正式启动,10年间,茅台集团累计捐资10.14亿元,让20.13万名学子受益。


面对新冠疫情,茅台集团公体系至去年已累计捐资1.1亿元。


时代造就了名酒,名酒以回报社会与时代,为自我责任。


责任,是企业和行业做强做大,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


特别是从白酒行业来看,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自古为人们生活增香添彩,得到无数赞美和喜爱,而今天,白酒形象却引发了一些议论,甚至与新生代消费群体产生些许距离感。


这种现象来自酒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当酒业表现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顺应,它就会赢得赞誉,处在有利的发展形势下,而当酒业表现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违和,则难以得到外部认同。


对于白酒行业,与社会发展相顺应的关键,就是责任。名酒企业强有力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实则对行业当前及未来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价值,为酒业营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凝聚了更广泛的力量。名酒的社会责任之举,也是对白酒发展的引领之实。


走过名酒70年,放眼民族新百年,深造品质,引领文化,恪守责任,名酒与酒业必能创造更高的发展成就,实现更大的时代价值。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