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不关注”的产能技改正在把二三线企业逼向死角?
文 | 云酒团队
时间进入2018,泸州老窖的“生命线”工程将得到加速。
2月9日,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率队到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督导和现场办公。刘强强调,泸州老窖公司是泸州的龙头企业,而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则是泸州老窖公司的生命线工程,是泸州目前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根据泸州老窖公告,该项目总投资74亿元,产能为年产10万吨优质纯粮固态酿造白酒、10万吨酒曲,基酒储存能力达30万吨。显然,如此大规模的泸州老窖“生命线”工程入市之后,无疑将对白酒行业的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生命线”工程有望提前入市,
泸州老窖为什么这么急?
质量永远是守住企业的生命线,十年品牌靠营销,百年品牌靠质量,要让白酒的质量看得见。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市长带队现场办公足以显示这项“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据了解,与刘强同行的包括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分析研究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刘强要求,有关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推进项目在12月底前全部竣工。在此前举行的泸州老窖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长刘淼也曾表示,公司对技改项目的要求是:好、快——到2018年下半年基本能竣工,2019可以试调,2020年可以正常使用。
根据泸州老窖公告,该项目原计划2020年末完成竣工验收和试运行。因此,无论是刘强,还是刘淼,提出的“时间表”都意味着要比原计划提前近一年竣工。
“生命线”工程提前入市的背后是各方对于该项目的重视。早在2016年5月发布的《2016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中,泸州老窖就特别强调了项目的重要性。在这份公告中,泸州老窖讲明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公司低档酒比重较高”。文中,泸州老窖甚至直接与代表性企业五粮液进行了数据比较以证明这一现状。
“公司目前的产能结构已不能适应白酒市场未来消费升级的需求,通过本次技改,逐步淘汰落后基酒产能,提高优质基酒生产能力,形成以中档酒为主,高档酒和低档酒为辅的‘橄榄形’产品结构,抓住消费升级契机,大力拓展中高端市场。”泸州老窖表示。
如果你觉得上述表述“过于书面”,不妨从泸州老窖的一系列战略中寻找“苗头”。“到2020年,国窖1573会到1.5万吨”,这是刘淼此前透露的信息。公开数据显示,国窖1573产能曾达到5000吨左右——这意味着国窖1573产能要在3年内实现增长2倍多。
如果放大到泸州老窖的战略目标,那么则更能理解企业的“急迫”:国窖1573实现百亿目标、向“浓香国酒”的品牌高度、“白酒前三”的领军地位和“行业标杆”的发展目标……无论哪一项都需要强大的产能支撑。
高端白酒2000亿时代来临?
如果算一笔账,那么你会发现泸州老窖“生命线”工程的巨大影响——刘淼规划的1.5万吨国窖1573产能,如果按照市场价1000元/瓶来看,那么计算下来意味着约300亿的市场价值。
如果放在白酒行业,你会惊讶的发现这并不是全部。在公告中,泸州老窖就曾指出,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山西汾酒等近年来陆续制定了制酒、制曲等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改规划;今世缘、金徽酒、口子窖等近年上市的白酒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融资推动酿造工艺等改造。
“白酒企业纷纷通过技改方式,解决中高端基酒产能不足的瓶颈,逐步淘汰低端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泸州老窖强调。
如果你还是觉得上述表述“过于书面”,我们不妨选择几个典型企业来计算规模:茅台近期启动6600吨基酒生产能力建设,建成后茅台酒基酒生产能力将达到5.6万吨,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也曾表示,“6万吨就是茅台的实际生产承载能力”;五粮液“十三五”规划新增10万吨原酒生产,将五粮液投放量提升到2万吨以上。
假设6万吨茅台酒基酒每年有1半投入市场,再加上2万吨五粮液,按照茅台酒、五粮液现行销售价格1399元/瓶、1099元/瓶,仅两者高端酒市场价值就超过1200亿。这是什么概念?粗略计算就不难发现,仅仅一线名酒的高端白酒产能预计将突破2000亿规模,而2016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25.74亿,那么高端白酒基本上规划产能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
大多数人“不关注”的产能技改正在把二三线企业逼向死角?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产能、技改是一个不被青睐的话题,然而为什么一线企业反而默契的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个不受关注的话题呢?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你把这个伟大的理论创新放在白酒行业进行理解就不难得到答案。
首先,白酒行业正在迎来供给侧改革,过去白酒产能分布不平衡,中低端产品为主,而随着消费“韧性”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中高端白酒的需求不断放量。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高端白酒不断缺货,随着价格持续走高,但是消费者的热情却持续高涨。
从中长期来看,消费者对于中高端白酒的需求将持续深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7万亿,同比增长达到6.9%,再次实现提速增长。据BCG统计数据显示,预计中产及以上阶层的高净值消费者占比将从2015年的37%提升至2020年的53%,而根据麦肯锡的数据,2010-2015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奢侈品销售额增速快于一二线城市,这表明高端消费品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与之想做佐证的是啤酒等大众消费品也在提价。
值得一提的是,一线白酒企业正在通过大范围的品鉴等方式来加大消费者培育力度,例如茅台茅粉会、茅台酱香系列酒的万家共享品鉴会、国窖荟、国窖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文化之旅等品牌活动,在市场的不断培育过程中,既对高端白酒的供应本身提出较大的需求,有为未来市场放量提供了支撑。
其次,经过上一个黄金十年之后,随着国家政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等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白酒的品质竞争时代正在加速回归,一线名酒企业纷纷将品质作为竞争核心。当前,白酒品牌、营销竞争不断深化,但竞争比拼的核心是产品,产品才是承载和本质,因此品质成为一线白酒企业“生命线”的共识。“牢牢守住质量和品牌两条生命线”,这是李保芳谈及茅台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观点。李保芳的观点反映了高端白酒对于品质的关注——甚至置于品牌之前。
越来越多白酒企业正在瞄准“品质”势能。例如郎酒,很多人对于郎酒“5年100亿”的市场投入津津乐道,却忽略了为保证极致品质,郎酒正持续扩大产能确保基酒的储存。据了解,郎酒已达到年产3万吨高端酱香型原酒产能,规划到2020年产能突破5万吨、老酒储存到2022年将达到25万-30万吨。无独有偶,梦之蓝2017年已经突破100亿,而其背靠的是洋河年产达16万吨、原酒储存能力100万吨的规模,未来持续放量的能力极强。
“酒是陈的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存储10年显然要比存储5年的酒品质要更高。基于此,一线白酒企业不断推进产能、技改的背后是加速对于品质的布局——以不低于,最好优于竞争对手的品质来建立市场优势。
第三,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二三线企业或将被进一步逼向死角。以往,二三线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具有一定的溢价能力,而随着一线白酒企业提出庞大的增长计划和区域市场不断加速下沉,二三线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挤压效应。
白酒产业集中度已经获得很大程度提升,TOP8白酒企业营收已经超过25%,净利润已经高达80%,而未来3-4年,中国白酒产业将进一步向TOP4集中,白酒竞争进入到高水平寡头性竞争时代。
实际上,放眼国际来看,东莞证券研报指出,全球第一烈酒集团Diageo和第二烈酒集团Pernod Ricard分别占全球高端烈酒市场27%和17%的份额,全球前五名市场占比也已达到66%。美国烈性酒行业前五市场占比超过57%,日本则超过48%。相比之下,白酒目前25%的集中度显然低于国际水平,因此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按照前述分析的数据——当高端白酒要占到总体消费的三分之一的时候,如此大的份额显然要吃掉二三线企业的蛋糕。在行业新常态下,谁可以胜出呢?显然,市场已经给出了一个预期的答案。
基于这种考虑,一线白酒企业的“生命线”,关乎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质量“生命线”,更关乎着数量庞大的二三线企业的“生死”。
关于一线酒企打响的质量保卫战,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