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世界级港口上海港,抓斗,成为了衡量这里数百台装卸设备的关键要素。如同人的双手一般,抓斗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整座港口的吞吐量。曾经只是一名普通装卸工人的包起帆,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发明改进,五十年间研发出140多种新型系列抓斗,被广泛应用在港口、铁路、化工等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称为“抓斗大王”。
1968年,包起帆初中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港木材装卸公司,成为一名装卸工。随后,经过四年的半工半读,他成为一名精通机械的技术员。包起帆工作的港口,是上海港最大的木材、矿石专业化运输码头。曾经奋战在装卸一线的包起帆深知,要想提高港口运转效率,减小事故发生的风险,就必须改进现有的装卸流程与设备。
“只要勤奋,肯学习肯动脑筋,同样会有出息。”此后数年,木材抓斗、生铁抓斗、废钢抓斗等新型设备陆续诞生,包起帆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装卸工具流程的根本变革,推动港口装卸从人力化迈向机械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包起帆还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统的理念,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四十多年来,包起帆3次获国家发明奖,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4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次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1年,由他领衔制定的集装箱标签系统,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成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成功探索。
回顾自己数十年来的创新历程,包起帆常说:“我只是一名有出息的工人。”如今,这位劳模发明家仍继续致力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我们的创新不能止步,一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