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样,洋务运动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还要早十年左右,日本刚开始搞工业化时,甚至还学习过李鸿章如何办洋务,北洋水师访问日本时,其先进程度把日本人吓了一跳,可是没过几年,日本联合舰队就把北洋水师打败了。那么,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李鸿章关注日本发展了吗?从后来甲午战争的情况来看,他对日本的了解是很不够的,很多论者都说李鸿章的思想有一个由最初的“联日”转变为“防日”的过程,但他到底是怎么防的?收集了那些情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这就必须得说到中日甲午战争。
2
在这里不是要讲甲午战争的过程,而是讲清政府和李鸿章究竟败在了什么地方?
首先是败在了政治上,没有政治战略。由于李鸿章政治上没世界观,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所以他就没有世界战略,在列强并起、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在世界上我们该怎么自保?怎么自立?这些统统没有主动去做考虑。这一点在甲午战争中就看得很清楚,朝鲜当时本是清政府的属国,对于这样的属国,清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手段进行控制?将来要面对的敌人是谁?又比如,日本已经插手朝鲜问题了,这时候我们是应该把日本势力赶出去,还是彻底把朝鲜让给他,不要再丧失本土利益?这些问题,有些李鸿章没有考虑,有些他虽有所意识,但由于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等同于没有考虑。
事实上,对于打败自己的日本,李鸿章至始至终都没有做真正深入的研究。他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来自于被动的应付。187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提出“联日”,主要是想笼络日本,当然,日本可不会按李鸿章的愿望来行事。
1873年,李鸿章从上海报纸上得知日本有入侵台湾的计划,但他并未重视,反而他认为台湾那个地方民风彪悍,地形复杂,英美等国都无可奈何,日本人要侵略,不太可能。
1874年日本以琉球渔民被杀为由出兵台湾,让李鸿章大感意外,当日军登陆台湾被确认后,他才开始反应过来,但还是不愿放弃对日幻想,最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条》,该条约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所杀琉球船民为“日本国属民”,承认日本出兵侵台为“保民义举”,实际上默认了琉球为日本的属国,为后来日本吞并琉球提供了根据,同时还以抚恤被害难民、留用日本所修道路房屋等名义付给日本白银50万两。
客观来说,日本这次侵台事件,给了李鸿章和清政府震动,由此在朝廷中开始了一场关于海防的讨论,李鸿章提出了购买铁甲船、建水炮台等建议,但其思想还是着眼于防御,对于日本,李鸿章仍然认为其为“小国”,内心里还是有些瞧不起的。
1879年日本正式宣布吞并琉球,并改名为冲绳县,这时李鸿章做了以下两件事情。其一,他认为日本吞并琉球,就是仗着自己有新购的铁甲船,中国也必须有铁甲船,才能阻止日本侵占台湾、朝鲜的野心。自此以后,李鸿章派人在欧美做了一番考察,决定在德国订购铁甲舰,正式组建北洋水师。其二,李鸿章确实想到了日本可能会插手朝鲜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劝说朝鲜与英美等列强签订通商条约,试图借列强的力量来阻止日本的势力进入朝鲜。这种做法是很可笑的,恰恰说明了他不了解日本,也不了解英美列强,对于国际间如何争斗、相处并不懂。
买了铁甲舰后,也没有去收复冲绳,仅仅作为炫耀的工具。1886年和1891年,北洋水师曾两次访问日本,但这种访问,并没有让李鸿章和其他北洋水师将领真正了解日本海军,北洋水师实际上是抱着示威的心态去日本访问的。示威、威慑他国,就是李鸿章心目中北洋水师的真正作用,他没有海防意识,也没有真正要与日本等国交战的想法。事实上,李鸿章关于海防说得最多的是要买船和建军队、建基地之类的事情,确切的说,是由自己来买船和建军队,办这几件事情就能从政府套取军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
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后,对日本,李鸿章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 “联俄抗日”,结果不仅没解决问题,反倒引狼入室;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发誓不再踏入日本的土地,他从欧美访问完乘船回国时,途径日本横滨,就拒绝了日方请他上岸休息的邀请。
相反,日本是有政治战略的,明治天皇和他的大臣们不仅有自己的现代化目标,而且有成为世界列强中一员的强烈愿望,在亚洲,他们制定了相关战略:先拿下朝鲜,再拿下中国东北,等等。
1884年,朝鲜朝野有人在日本支持下,发起“甲申政变”。第二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就朝鲜问题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从朝鲜撤军,以后均不得派人在朝鲜训练军队,两国或一国向朝鲜派兵应先相互知照。等到了1894年,日本已经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但李鸿章对此毫不知情,在向朝鲜派兵时,还按《天津会议专条》知照日本,日本趁机派兵入朝。由此看来,李鸿章不仅对朝鲜问题没有政治战略,连基本的情报工作都做得非常之差。
其次败在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朝鲜问题升级后,日本开始派兵进入朝鲜,当时在朝鲜的袁世凯建议把进来的日本军队歼灭掉,但李鸿章对于打还是不打,一直没做决定,实际上日本军队刚进朝鲜时只有几百人,是完全可以消灭的。既然不打,那撤退总可以吧,对此,李鸿章也没做决定,就那么拖着,结果是情况越来越糟糕,局面越来越不可收拾。在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李鸿章当时的心理,他是把中国和日本的两国之争,当成了自己官员之间的互相倾轧,相当于把婆媳妯娌之间的小伎俩、后宫争斗的小伎俩、官场争斗的小伎俩用到了世界的外交舞台。日本进军朝鲜时,他根本没判断出会有那么大的战争,而是认为清军在那儿待着,就不至于出大事,挨过一刻是一刻,再等其他列强一调停,事情就解决了。他就这么想问题的,而且他还尽量瞒报,不让慈禧太后和其他大臣知道。
李鸿章为什么不打这一仗呢?有研究说他知道自己的部队没有能力打。不对。从实际作战过程来看,如果前期陆军配合好,不比日军差,清军是能占住朝鲜的,即使在李鸿章决策失误的情况下,朝鲜陆战中国和日本也是打了个平手。那么海战呢?实际上,当时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比,在船只配备和武器装备上,各有长短,即使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失败,但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仍在,并没有失去作战能力,可惜北洋水师最后却是投降了。投降和被歼灭完全是两件事情,被歼灭那是你本事不如人,没有了作战能力,被灭了应该,投降却是你还有作战能力,只是军事战略出了问题而已,就这么低头了。倘若李鸿章一开始就下死命令,命令部队不惜一切去打,整个战争或许就会不一样。历史不能假设,真实情况是他打得不坚决,撤得也不果断,首鼠两端,试图用拖、黏的办法把事情维持下去,这就有问题了,世界并不是按照你的时间表来运行的。
其三是败在没有正确的战术措施。这一点李鸿章也要负责任。比如北洋水师成立以后,水军和陆军该如何配合的问题就一直不明确,现在战争来了,水师和陆军果然没有很好配合作战,不是不想,是不知道咋配合。又比如,在北洋水师并没有失去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就命令其撤回旅顺、威海各港,避战自保,把制海权让给了日军,后来在后勤基地旅顺被日军攻占时,甚至都没有派兵去增援。
甲午海战,损失惨重,清政府不仅丢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且还丢了本土土地,台湾正式割让了出去,辽东半岛虽被赎回,但被俄国人占去了,在日俄战争后,还是被日本人给占了。
甲午战争之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失败也就发生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在此之前,从李鸿章搞洋务运动,一直到甲午战争前搞北洋水师演习、甚至在打的过程中传假战报的时候,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副强大的局面,但一瞬间,一切都坍塌了。
3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他又有过怎么样的反思和总结呢?
首先他认为自己的事业都因甲午战争的失败而一落千丈,他这样说:“尝自谓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中日一战,至此还是认识不清,中日交涉在他看来是无端而起,这确实不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说的话。同时,北洋水师没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这些在他看来,都不如他自己的身后名更为重要。
其次,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责任并不在于自己。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表,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段话充满了推诿,没有一星半点的负责任精神,读后让人一声叹息,我们不禁要反问:既然你都知道自己干的是纸糊的活儿,怎么向政府要军费的时候不这么说呢?反而是瞒和骗呢?
其三,对于朝政争斗,他采取的是暗斗的方式,比如他坚决不从大学士之位上隐退,是他认为翁同龢想谋此位,因此他说:“我偏不告退,让他想死。”又说:“我混了数十年,何事不曾经验,乃受彼辈捉弄耶?”
甲午海战虽然失败,但李鸿章还是在慈禧面前说话有分量的人物,但对于这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他并没有过多参与。戊戌变法,他既没支持也没反对,他搞东南互保,也仅仅是自保和维持治安。他和孙中山联系过,但他没有造反,最后还是跟着慈禧太后走了,替她签了《辛丑条约》,这时他人也老了,思想也更加老了,更加没有活力了。
4
现在距离李鸿章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拥有李鸿章这样灵魂的人还大有人在,我们时不时就能碰到这位故人、这个老朋友,他就活在现在、活在当下,他还在影响着我们。
李鸿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不知道什么是世界潮流,什么是现代世界,什么是现代文明的本质,所以在基本认识上,他用天生的生命本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那一套观念来理解现代的文明世界,那么,就必然会有很多误读、错读,甚至故意把它引到错的地方去。不能把形式上接受了坚船利炮、电报铁路等器物当成现代化,也不能把在政治制度层面上模仿西方就当成是现代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灵魂上的,如果不改造灵魂,不让中国人的灵魂经受现代文明的彻底洗礼,一切仍是纸糊的,一戳就破。
李鸿章就是一个披着现代化外衣的骗子,他不是骗世界而是骗自己。一个骗自己的人、活在旧世界里的人,必然会遭遇甲午战争,必然会遭遇八国联军,必然会遭遇分崩离析。这样的人,是走不进新世界的,一定会被新世界淘汰的。
编辑: 九章 审核:子白
休闲读品杂志社
(xiuxiandupinTX)
本文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