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正”,是这支“超级旅行团”此次汾酒之行最大的感慨。
文 | 云酒团队
9月28日,一支饱含着才情与学识的“超级旅行团”到访杏花村,在微微透着凉意的秋酿时分,踏上了“第四届中国白酒溯源之旅·文化汾酒探秘”的考察之路。
所不同的是,这是一支充满“津味儿”的队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冯幸耘、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金彭育、天津市五大道历史博物馆馆长刘春芬、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张长勇、天津美术家协会成员张晋、篆刻家高川、天津皮糖张非遗传承人黄志勇、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胥勇、国家一级国画师李锐钧、米其林一星厨师景磊……
一众天津名家,所为何来?
10月13日,2019“行走的汾酒”首站将在天津正式启幕。拜访津门之前,汾酒特邀天津名家走进杏花村,并接受了一场文化、美学与诗情画意的检阅。
不出所料,汾酒用它的魅力征服了这群挑剔的“游客”,在结束了一天的游览之后,嘉宾们还为汾酒总结出了新的“四最”。
最震撼
嘉宾们的第一站,是汾酒博物馆。
在这座气势恢弘的中国酒文化宫殿中,陈列纵贯了6000多年的汾酒历史,发酵、制曲、蒸馏……古老汾酒的一道道神秘酿造工艺,尽收眼底;一张张老照片,一列列新产品,一个个国内外的大奖,还有琳琅满目的酒器酒具,都在生动鲜活地表现汾酒的发展足迹。
而最让嘉宾们震撼的,莫过于“杏林墨缘”这一部分。无论是赵朴初、舒同,还是郭沫若、吴冠中,抑或是巴金、谢觉哉……无不让他们挪不动步,不住地直叹“都是大名家呀”。
汾酒集团的成装车间,也让“超级旅行团”的成员们倍感震撼。这里有11条国内白酒行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成装生产线,一端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这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汾酒12000瓶。
进入中国汾酒城,宛若进入另一个世界。
站上恢弘城楼,俯瞰整齐划一的青灰色明清风格建筑,不仅外观古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职能来看,它还是一座巨型产业园。据了解,中国汾酒城东西长3.2公里,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平遥古城;建筑面积约1.58平方公里,相当于十个北京故宫。规划显示,完全建成后的中国汾酒城年产原酒可达到10万吨以上。
此情此景,更是让张长勇意兴大发,比着手势就来了一段《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景磊也忍不住唱和起来。
▲嘉宾现场参观掠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感慨
“风气正”,是嘉宾们此次汾酒之行最大的感慨。
这种感慨,来源于义泉泳大掌柜杨得龄,总结出了汾酒独特的酿造秘诀,还提出了“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绝不用劣货欺世盗名”的中国最早白酒企业经营理念。
或是60年代初期,汾酒厂厂长秦斌倡议组建汾酒科研所,首次提出“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口号,形成班组五大管理体系……
更重要的是,后来的一代代汾酒人,始终在坚守和传承傅山、杨得龄、秦斌、华罗庚、赵迎路等一个个与汾酒相关的大师如阶梯般一步步铸就的汾酒的“工匠之路”,坚持汾酒的“质量之本”不动摇。
张长勇甚至直言不讳地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像汾酒厂这样人数上万的企业,是怎么保证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清正廉洁,这种企业文化价值观是怎么传递的?”
“言传身教”,汾酒人这样回答,“董事长给高层领导做榜样,中层管理者再给普通工人做榜样”,甚至好多“汾二代”“汾三代”走上岗位或在其工作期间,总会得到上一辈人的殷切叮咛“干活手要勤、心要实”……
简朴至此,却分外动人。冯幸耘甚至因此把杏花村称做“一片净土”,并表示“这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时候看到的最欣慰的事情”,“真是为这个企业感到骄傲”。
汾酒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十分具备“文物”保护的意识,也是让“超级旅行团”倍感欣慰的事情。
在汾酒老作坊博物馆金彭育、张晋尤其是姜维群,几乎是抚摸过了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遇到柜子想打开瞧一瞧,青砖地板都能仔细的看上半天,看到廊檐上绮丽的色彩与花纹,更是赞叹连连……
▲嘉宾为汾酒创作书画(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嗨皮
万万没想到,一群平均年龄差不多超过60岁的“旅行团”能如此活力四射。
上午十点,在汾酒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越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深入,酒香便越发浓郁。等到到了地下存酒库房的入口,已经完全被“馋”的走不动道,也耐不住性子再听导游的讲解,干脆单刀直入:“等下我们可以去看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便开心的像个孩子被允诺了糖果。
进了地下酒库,刚看到排列整齐的大坛封藏酒,内心便已沦陷,“喝这个酒是不是得董事长特批?”在得知还有专门的尝酒环节之后,又开心地摆起了pose“快给我拍张照片”,一行十人,拍了十多分钟才肯恋恋不舍地继续博物馆的参观之旅。
为了让“超级旅行团”更加真切地感受汾酒的古法酿造技艺,汾酒还在博物馆举行了祭拜酒神仪式,三位酿酒工龄超20年的老师傅在敬过天、地、酒神之后开酿,还邀请“超级旅行团”一起体验了装甑环节。
从装甑完成到蒸馏出酒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就已急不可耐。只刚流出了一涓细流,还未等酿酒师傅拿杯来接,冯幸耘便迅速伸出手指在接酒管口蘸了一下,下一秒收回来的手指头便进了嘴巴里……
一杯热酒下肚后,金彭育不住地跟旁边的人分享他的感受,“一下子全身都暖了”,甚至还把这段经验写成了一首诗。
旅行结束照例是逃不过要买买买的,在汾酒博物馆,一个集结了老白汾、竹叶青、玫瑰汾、白玉汾的四件套,引起了“超级旅行团”的注意,随后的参观后半程,“怎么买”和“怎么带”,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深情
震撼、嗨皮、被打动之后,下午的行程中,“超级旅行团”的每个人突然开始认真地思考挖掘自己手头的“资源”,只为“看看能为汾酒做点什么事情”。
冯幸耘表示,看到汾酒,就想起小时候和三个弟弟(其中一个弟弟便是冯巩)偷偷用筷子蘸酒喝的情形,如今亲临汾酒,看到汾酒的发展状况,深有感触。她表示,会在“防伪”“打假”等方面为汾酒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刘春芬提出,要跟汾酒合作,在天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创建一个“迷你杏花村”,打造一个“汾酒与历史名人”的窗口,让每一位到往天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的游客,都能体验一把汾酒的文化。
金彭育则指出,天津酒水企业虽不景气,但天津人民是真的“爱酒”,“尤其是女性也能喝酒”,在品尝过玫瑰汾酒和竹叶青酒之后,他强烈向汾酒建议去天津推广这两款产品,“一定大有可为”。
李锐钧还总结了他眼中的“汾酒四最”:最有历史底蕴、最应该传承、最有文化,最应该走出国门。在李锐钧看来,汾酒文化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把现在和过去融合,是一种“更好的传承”,而对于传统技艺来说,“传承是最重要的”。
因为预定了当天返程,李锐钧在画完一幅山鸟图之后,便匆忙离去。关于这次汾酒,他表示“有太多的感触没来得及说,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在天津再聊”。
真情总是动人。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到往汾酒参观,就会和这些文化界名人生发出同样的感触:你因氤氲千年酒香的汾酒而醉,因朴实热忱的汾酒人而开怀;汾酒人同样会被你真诚的心意和发自内心的喜悦所感染。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有人在汾酒博物馆看到巴金墨宝“酒好人好工作好,参观一回忘不了”都心领神会的缘由,因为那是每个人的心声。
也因此,当金彭育在半小时之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挥笔写成诗后又担心没有润色打磨而不够精致时,汾酒集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晓奇笑着抚慰“最重要的就是您的内心感受”。
从海河之滨溯源杏花村,你怎么看汾酒即将开启的“津门之行”?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