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垣力 编 | 吴弩
2月9日,郎酒以年薪300万元的“英雄帖”引起业界热议。事实上,自年初以来,除郎酒外,泸州老窖、衡昌烧坊、金徽酒、四特等20多家酒企也启动了“抢人模式”。
相较于往年,这波招聘潮的岗位更齐全、需求量更大、开出的薪资更高,在整体上达到了历年来的新峰值。
求贤若渴也好,厉兵秣马也罢,透过这波堪称最强的招聘风潮,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解读?
新年新景,酒企纷纷“抢人”
2021年伊始,各酒企便已在人才抢夺的赛道上展开角逐。
年初,融资上亿元的宝酝名酒提前开跑,以百万元高薪招聘人才,范围涉及销售、互联网营销和酒类专业;
2月9日,郎酒踏入赛道。为组建龙马郎事业部管理团队,郎酒面向全国招聘龙马郎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和事业部大区总经理,年薪高达100-300万元;
2月22日,衡昌烧坊同样以百万元年薪招贤纳士。据悉,衡昌烧坊准备在销售氛围较好的地区进行扁平化的运作模式,在当地建立客户服务团队和品牌推广团队;
2月26日,光良酒业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发布超过800个工作岗位,涵盖销售代表、业务经理、片区经理、省级经理、业务员、白酒主管等职位;
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象屿酒业发布“2021年度大神招募令”,以高薪诚招市场推广、新媒体推广、人力行政、销售部/品牌部、销售业务方面的优秀人员……
除以上酒企,在2021年的人才抢夺上,西凤、泸州老窖、金徽酒、四特、衡水老白干等20多家酒企也不甘落后,纷纷向优秀人才抛出了橄榄枝。
大量的招聘启事,强势刷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细究这一大波招聘,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呢?
从招聘岗位来看,销售/营销类、生产类、管理类的占比最高。
在20多家酒企的招聘信息中,销售类、生产类、管理类的人才诉求占到了前三位。这反映出酒企以生产为根基,管理为纲要,积极开拓、维护市场的普遍态度。
对这三种人才需求较为迫切的大多是酱酒企业、新兴酒企,以及欲以新产品破局者。譬如国台酒业、光良酒业、真工酱酒、郎酒、泸州老窖、衡昌烧坊等。
这多少映射出了国内白酒市场整体向好的局面,以及在酱酒热潮之下,酒企们开始正视出现的各类问题,将目光转到更为基础的层面。
从招聘结构来看,酒企们对高学历、高质量人才及其专业性越来越重视。
在今年各酒企的招聘信息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求比比皆是。
四特酒业、章贡酒业、国威酒业、华鼎酒业等酒企对应聘管理人员者均提出了本科以上学历的要求;郎酒对龙马郎事业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提出了45周岁以下(大区总经理为40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求;真工酱酒对品牌副经理的学历及专业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专业为市场营销、新闻传播学或汉语言文学;象屿酒业对市场推广和新媒体推广的职位要求是大专及以上,中文、新闻、营销、广告相关专业。
更有甚者,在茅台官网发布的2021校园招聘简章中,对报考人员的要求是全日制985高校毕业,部分岗位还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从招聘待遇来看,薪资打破壁垒,激励措施更加完备。
薪资丰厚,激励措施更完备是本次招聘的一大特点。
真工酱酒以30-50万元的年薪聘请营销副总、品牌副总经理,其年综合收入由“底薪+提成+月度分红+年终分红+股权激励”构成;象屿酒业的薪酬由基本收入和提成两部分组成,基础收入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提成则为“基本提成+追加提成+单项奖+追加奖”;而郎酒给出的待遇更为优厚,年薪100万元是起点,最高可达300万元,打破了行业招聘的薪资壁垒。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到郎酒的经营利润激励和专项目标奖励,可谓诱惑满满。
“最强招聘”背后的两大推手
牛年聘牛人,在这波“白酒业最强招聘”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推波助澜呢?
微酒记者认为,至少有两大原因。
第一股力量是酱酒热所带来的扩编扩容。
酱酒热还有较长的周期已经基本确定,不仅酱酒企业在发力扩张,越来越多的其他白酒企业也开始“涉酱”。酱香全国化和全国酱香化互为表里,在这样的进程中,人才缺口十分凸显。
有相关行业人士评述道:“随着酱酒热的持续,很多原本以供应酱香基酒为主的酒厂看到了机遇,于是对销售团队有了需要。此外,资本纷纷战略投资酱酒也刺激了人才的需求。”
第二股力量是酒业进入后千亿、后百亿时代的大局契机。
千亿级酒企、百亿级酒企如今依然成为现实,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准百亿企业。这些准百亿酒企在全国化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助其实现扩张的蓝图。
对此,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卓鹏表示:“人才的涌入也会加速产业的成熟,成就一些企业。同时,这也会壮大百亿企业,促使全国化风潮再起。”
记者手记
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跳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招聘力度的另一面,是愈加完备的酒业人才培育体系。
继茅台集团投资的“茅台院校”成立后,今年2月份,遵义市、茅台集团和江南大学三方联合创建的“江南大学遵义研究院”挂牌成立;京东在洋河新区筹备建立酒业专业院校,预计投资3-15亿元;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开设商学院,实施人才兴企战略;贵州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绍兴文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酒类相关专业……
此外,茅台每年会派出管理队伍去我国高等学府进行培训;五粮液则以“五粮液大讲堂”的形式给员工“充电”。
两大标杆性酒企之下,不论是国台的“鲲鹏计划”,金沙的“引狼计划”,还是郎酒的“郎培生计划”,都是为了为建设人才梯队。当然,不管是招人还是育人,都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后者,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这大概就是白酒产业马太效应的另一种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