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工程近十年的建设当中,百万移民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如果说,建设三峡大坝是对中国技术水准的一场检验,那么百万移民则是一场对中国智慧、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的全面考核。
在此期间,他 20多年来长期工作在移民第一线,从前期移民的思想工作,到后期的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圆满完成了三峡移民外迁内安任务,使这项“世界级难题”在他这里得到破解。他就是被百姓称为“三峡之子”的冉绍之。
1993年,时任安坪乡党委书记、乡长的冉绍之接到首批三峡移民试点乡任务。 “安土重迁”,道出了沿岸百姓的心结,移民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为了选好试点,冉绍之拖着患关节炎的双腿,带领干部徒步沿江行进60多里,用脚板勘察,10天便磨破一双胶鞋。选定大堡三社作为试点后,村民却因土地贫瘠等问题拒绝搬迁。为此,冉绍之跋涉在崇山峻岭中,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即便两条腿疼得不能走,他仍手脚并用,访遍了每一个村落,终于用真诚打动了村民。
离开了良田家园,搬到了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移民后续的发展又成了难题。冉绍之明白,只有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移民搬迁后的发展致富问题,移民才能真正“安稳”,库区才能长治久安。通过不断摸索,他创造出“江边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前工商业、房后种果粮”的移民后靠安置模式,为重庆农村移民安置树立了样板,并在三峡库区大力推广。多年来,他带领安坪百姓开山修路,新开发土地1700多亩,3万亩封山良林承包到户,到1997年底,安坪乡人均收入已经比移民前的1992年翻了两番。
2002年,三峡库区二期移民工程全面进入“大搬迁、大清库”的攻坚阶段,五十岁的冉绍之再次主动请缨,牵头承包搬迁工作,负责300多户、500多人的移民安置,圆满完成了任务。多年来,冉绍之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冉绍之最牵挂的,依旧是移民百姓的生活。“我们的责任就是让移民逐步过上好日子!”这位新时代闯滩者,还在践行着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