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七年前上映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上映,莱昂纳多饰演的痴情主人公盖茨比,让就荧幕前的众多女孩掉落了眼泪: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士兵,变成了拥有牛津学历,在富人区的别墅夜夜举办奢华派对的社会名流,盖茨比爱的那个女孩一直都是早已嫁入豪门的黛西。
电影刚上映那会,还闹出了乌龙事件:不少观众看名字不走心,愣是把盖茨比看成了比尔盖茨!
接着说回电影,看过的朋友都知道,盖茨比是靠抓住商机贩卖私酒,从而捞取了大笔财富。因此,有人疑惑:崇尚自由风气的美国还需要贩卖私酒吗?
那就得说到电影同名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上世纪20年代。在20年代初,一战的创伤仍未恢复,经济大萧条尚未到来,大发战争财的美国经济繁荣。手头富裕以后,美国人平均饮酒量直线上涨,酗酒问题越来越严重。
结束一天工作的男人们往往在酒吧酗酒花光一天的薪水,妇女儿童深受家庭暴力之苦又无力摆脱困境。因此,早期抗议酒吧经营的一些民间团体中,就有很多自发组织起来游行的妇女。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城镇酒吧也是三教九流的汇集之处,慢慢演变成犯罪、政治贿选的温床和腐败官员的庇护所。这些社会乱象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从零星的几个城市开始有禁止酒吧营业的法令颁行,一直到诞生了全国性的禁酒令,并写进了美国宪法第18条修正案。
然而,制定法律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人们慢慢发现,不是所有人都是坚定的滴酒不沾型的禁酒主义者,为了遵守法律而不再消费酒精的当然也大有人在,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对禁酒法令不以为然,开始偷偷买走私酒来喝的人,连很多的国会议员都无法以身作则。
走私越来越猖獗,而执法部门的人力物力又远远跟不上。酒类走私的巨额利润反而帮助很多黑帮势力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进而发展壮大,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很多民众都不把购买和消费私酒当一回事。
禁酒实际上反而助长了美国人知法犯法的行为,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此外,酒类贸易原本是美国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禁酒令执行后,个人的收入税增加了,让全民为补偿财政收入买单。
再加上20年代末美国开始经济大萧条,政府的财政应对能力被大大削弱,这些都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权衡禁酒带来的得与失,并终于在推行了十多年之后选择将其推翻了。
所以,盖茨比既代表痴情人,也代表那个投机的年代,追求“美国梦”的年轻人。只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待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