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酒曲

作者:李寻讲酒 更新时间:2022-09-09 21:37 阅读:369

来源:李寻的酒吧公众号


酒曲,《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酒母也”也叫酒引子,是中国古人酿酒的伟大发明。用小麦、大麦或者大米,通过浸泡、粉碎、搅拌,做成的块状物,之后移入曲房中进行晾干培养、升温,汇集多种微生物繁殖生长,形成一个微生物的汇集器。制作体积大的叫大曲,有砖头那么大;小曲像一元人民币那么大。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酒曲


大曲曲块


按照现在酿酒理论认为,在酿酒工艺过程中,酒曲主要起糖化剂和发酵剂的作用。即使淀粉降解为可以供酵母菌代谢用的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代谢成乙醇的过程。现在认为酒曲的主要作用还有一点,就是作为酒粮使用,因为酒曲里面,特别是大曲里的残余淀粉量很大,高达50%左右,像茅台的酱香酒,投过两次粮之后在就不投粮,在后面几个轮次里没有淀粉的来源,后期大曲的淀粉是主要的代谢成乙醇的基础物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酒曲也起到了酒粮的作用。当然也有研究指出酒曲里的淀粉,经过升温改造之后,可能已经代谢不出来那么多乙醇了。对于酒曲的研究还需要深入。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过,大曲研究的复杂程度可能比飞机刹车盘的研究要复杂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现在的色谱和质谱的检测,白酒里的呈香呈味物质的化合物的组分都达到1000多种,把粮食转化成上千种微量成分,中间通过的环节就是酒曲,它究竟起了多么复杂的作用,目前研究还很不够。


目前对主要的成分,如乙醇的研究是最深的,其他的高级醇、醛类酸类相应的研究,特别是酒曲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中国白酒用各种酒曲来酿酒,是中国和世界其他酒类包括发酵酒和蒸馏酒最大的不同,目前根据不同酒的酿造,把中国酿酒酒曲大体分为五大类:


(1) 大曲


(2) 小曲


(3) 红曲


(4) 麦曲(酿黄酒所用的小麦做的曲)


(5) 麸曲(19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曲技术)


其中大曲又分为:


传统大曲:靠天然汇集菌种制成的曲块。


强化大曲(半纯种大曲):通过有指向性的加入某些缺失的微生物菌种到天然曲块中混合培养,从而提高糖化率和酒化率的指标而制作的曲块。


纯种大曲:大曲曲块的主要靠人工培养纯菌种移植而制作的曲块。这种


大曲液化力、糖化力、酒化力的指标较高,效率高,但风味、香气口感差别大。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酒曲


酒曲定名的标准不太一样,有些是根据工艺,有些是根据原料来划分,比如麦曲是根据原料定名。因为白酒的历史发展很长,不同时期形成的术语交错的混杂在一个体系,有些是约定俗成下来的,不是一个统一逻辑系统的命名。


关于酒曲还有很多话题要讲,从它的生产的过程,还有对酿酒的风格,特别是香型的影响,我们后面会陆续给大家介绍。


在B站“李寻品酒学院”里有李寻老师讲解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讲课视频,这是《李寻品酒学院第六十六课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酒曲》。关于大曲的课程总共有五课,欢迎有兴趣了解中国白酒工艺的酒友观看视频,也可以联系李寻老师助理,将所有视频转发给您。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酒友交流群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酒曲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