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香槟的历史,一直都和伟大女性密不可分。就让我们来回顾曾为香槟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诸位“香槟夫人”,沿着她们在香槟发展史上留下的足迹,诉说各自的传奇故事。
凯歌夫人
Madame Clicquot Ponsardin
提到香槟界的女性领袖,自然少不了凯歌夫人。1805年,27岁的凯歌夫人继承丈夫遗志,接手整座酒庄,成为香槟史上的首位女庄主。在当时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大环境下,作为女庄主并不容易,再加上正值拿破仑战争,香槟的销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不过凯歌夫人并没有放弃,她更冒险将10550瓶1811年份的香槟销往正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令其在香槟短缺的俄国市场一炮而红。
凯歌夫人对于香槟产区的贡献远不止此。在酒窖总管安托万·德穆勒(Antoine de Muller)的帮助下,她创造了香槟转瓶工艺,开启了香槟工业化生产的序幕。转瓶工艺不仅提高了香槟制作过程的效率,节省了成本,更让香槟从此摘下了浑浊不清的标签,凭借着赏心悦目的清澈外观成为了大受欢迎的时髦饮品。可以说,香槟如今之所以会如此流行,凯歌夫人功不可没。
堡林爵夫人
Madame Lily Bollinger
堡林爵同样有一位光芒无法被掩盖的女庄主,她在丈夫去世后掌管了堡林爵30年,特别是带领大家挺过了动荡的二战时期。战争结束后,也正是由堡林爵夫人指挥葡萄园的重建,酒庄不仅恢复元气,更扩建成如今的规模。
堡林爵夫人是一位执著甚至带有些许固执的人,比如她一直反对酒庄出品桃红香槟,因为桃红香槟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风月场的消费品,而她坚持堡林爵香槟是为绅士和淑女而酿造。此外,堡林爵夫人也为香槟产业创造了一个全新风格,晚除渣(Recently Disgorged,简称RD)年份香槟。如今,人们得以享受这种年份香槟中的上乘之作,全要归功于堡林爵夫人的远见了。
波马利夫人
Madame Louise Pommery
波马利夫人的一生与凯歌夫人非常相似,同样给香槟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本在接手酒庄后,是门外汉的她展现出了对酒庄经营的远见和果断,首先是大刀阔斧将酒庄生意转至香槟上,投入大笔资金在提高香槟品质上,甚至不惜通过借钱来完善葡萄园,此外她还集中精力开拓充满机会的英国市场。在她的努力下,波马利香槟不仅在品质和销量上都有大大提升,也确立了在法国和英国的声誉。
她还注意到英国人的口味偏好,不同于钟爱甜型香槟的法国和俄国贵族,英国人更喜欢具有清爽酸度的香槟。于是,她便转换思维,倡导推出低补糖量的干型香槟,并令这种口感纯净、风格自然的香槟在英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这种曾经被视为打破传统的干型香槟成为市场的主流,波马利夫人功不可没。
德诺南库尔夫人
Madame Marie-Louise de Nonancourt
德诺南库尔夫人出生自香槟省著名的兰颂(Lanson)家族,在面临和娘家十几位兄弟姐妹平分兰颂酒庄的选择时,她认为这样将资产四分五裂,对于兰颂酒庄的经营绝无好处,因此她选择了自立门户,用自己所有的资金买下了历史悠久却已经濒临倒闭的罗兰百悦酒庄。
接手酒庄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坚强的她艰难维持着酒庄运营,在法国被占领后,更是做出了一个令后人惊叹的果敢决定,把足足10万瓶香槟砌在墙里,从而躲过德军的掠夺。正是这些被她藏在墙里的香槟,得以帮助罗兰百悦酒庄在战后站稳脚跟,快速回复运营。在德诺南库尔夫人的管理下,通过半个世纪时间,罗兰百悦终于得以从当年名列百名之末的香槟酒厂发展成现在的香槟巨人。
侯德尔夫人
Madame Camille Olry Roederer
在19世纪末,路易王妃已经是风光无限的香槟名家,是俄国皇室的钟爱酒款,更是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作为御用香槟。不过,随着沙皇的下台,路易王妃香槟失去了最大的客户,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雪上加霜,几乎把酒庄压得喘不过气,甚至濒临破产。这时,一位被后世誉为“铁娘子”的家族成员站了出来,她就是侯德尔夫人。
她通过强硬的管理作风令酒庄的经营渐有起色,更通过过人的眼光和社交手段,重新为酒庄开拓新的市场。热衷的赛马和演艺领域的她,将马会会员,以及知名的演员、作家和名流作为目标客户,不仅在巴黎和兰斯的家中通过举办酒会来推广香槟文化,通过明星效应,令路易王妃香槟成为了节日活动和社交场合的标志性饮品,重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她也如法炮制将香槟成功推广至美国,令经她改良的全新风格路易王妃水晶香槟再次成为宠儿。
正是因为她长达42年的苦心经营,路易王妃最终得以涅槃重生,有了今日的耀眼地位。
其实香槟产区的伟大女性远不止以上五位。这里造就了多位巾帼英雄,她们在女性难以立足的酿酒业开创一片天,带领香槟产业走上革新之路,打造出如今的盛世美景。
我们不妨开启一瓶美味的香槟,犒劳自己,也致敬香槟产区这些可敬的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