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文化传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飘荡至今。酱香型白酒有一种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所以称之为酱香。关于酱香型白酒还有以下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举办了首届评酒会。这次的评酒会芮然给酒行业带来荣誉和声誉,但因为当时对酿酒没科学深入地研究,只能根据"品德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等条件来评选知名白酒。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虽然都是白酒,但由于原料、工艺、发酵设备的差异,酿造出来的白酒差异也很大,为香型的确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由李兴发带领的工作组,分析出了我们酱香酒的三种典型香气,分别是:"酱香"、"醇甜"、"窖底"。到了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时,按糖化发酵剂和白酒分为5种香型:1.酱香型2.浓香型3.清香型4.米香型5.其他香型。一般规划不属于前面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
以至于源源不断传承到我们伟大的酱香文化酒之城——茅台镇。茅台一带所产的酱酒,在西汉时期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饮用或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规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镇酱酒成为门盐运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间茅台镇地区商贾云集民夫,门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眼登赤地河",当时酱香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
茅台镇出酱香酒,酱香酒从古至今,深受大众喜爱。这与它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从成分上分析,酱香型白酒中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比较高,而且种类多,所以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有此香味皆属秉承传统酿造工艺,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等工艺。
传承酱香文化,打造历史传奇。芳香的气味与经典的工艺。带给我们醇厚的品味,回味的不仅是酒香,还有记忆中那段岁月,饮酱香型白酒如同庄周梦蝶,不知是酒醉了人还是人醉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