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寻的酒吧 微信公众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庸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剑门关景区的陆游浮雕
1
南宋诗人陆游以寿命之长和著作之丰在中国文学史上称最。他生于公元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卒于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活了85岁,在最有影响的中国诗人中,是寿命最长的。他留传到今天的诗词作品有九千多首,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古代诗人。并且,这还不是他创作的全部作品,据记载,他66岁整理自己的旧作时,在42岁以前写的18000首诗歌中,只选留下了394首。以此来推测,他一生写作过的诗歌,应不少于三万首。
诗写得多了,难免良莠不一,就是经过他本人精编过的传世作品中,也有不少平庸之作。他是个有才华的诗人,而且把主要精力也放在吟诗作文上了,居然没有考上科举。他之所以能当上官,是靠别的官员的保荐进入官场的,保荐他的重要理由就是他的诗文写得好。他的这个特长连皇帝都知道,南宋孝宗皇帝曾两次召见过他,予以提拔,据说也主要是他的诗名太盛的缘故。公元1186年(南宋淳熙十三年)任命他为严州(今浙江建德、淳安一带)知州时,孝宗皇帝与他谈完话之后,还特意加上了一句:“严州那地方风景很美,便于你在公事之余,吟赏写诗。”
这位活着的时候就以诗名称世的诗人当时确实也有佳作出手,试举两例:
其一,他于43岁罢官于家闲居时写的《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应叩门。
其二,他于62岁在首都临安等待新的任命时写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诗写得不错,清丽典雅,既把江南水乡风光写得美仑美奂,又反映出了一位传统的文人对待官位既向往、又怕因得不到而丢了面子的自我安慰心态。但是,如果仅仅凭这类充满“小资情调”的清词丽句和多得吓人的庞大数量的话,是不足以使陆游跻身于中国一流诗人的行列的。那种生前名声很盛、死后却稀松平常的诗人多了去了,如唐代的顾况,还有和陆游同时代的诗人范成大、杨万里等,活着的时候可能要比陆游的名头还响,死后,在文学史上却算不得什么人物,以至于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些人写出过什么漂亮的句子来了。
陆游能成为至今仍广为人知的伟大诗人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写出了上述那些反映个人惆怅哀怨的诗歌,而是因为他写就了大量的充满了爱国激情的战斗诗篇,他是以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屹立于中国文学史之上的,而他的那些作品,几乎都与一个地方相关——陕西南郑。
2
南郑即今天陕西汉中市南郑县一带,当时距宋金西北边境不远。公元1169年(宋乾道五年),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王炎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相当于副宰相级别的西南战区总司令),他将四川宣抚使司的办公地点由四川广元北迁至陕西南郑,以便突进到边境前沿,规划、指挥对金战事。公元1172年(宋乾道八年),陆游被王炎辟为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兼检法官(相当于军事参谋兼管法律事务),这时的陆游已经48岁了,但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火热的工作中去,因为,这毕竟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抗金前线。
陆游在南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从1172年3月到任,到1172年10月离开,满打满算不过八个月,但就是这短短的八个月,却改变了陆游的一生。几乎所有的陆游传记作者都认为,南郑的军旅生活是陆游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他诗歌创作中的里程碑,用《陆游传》的作者朱东润先生的话说就是:到达南郑以后,陆游的诗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的气概沉雄、轩昂,每一个字都从纸面上直跳起来,诗里充满了坚强的生命力和胜利的欢笑。”和北宋名臣范仲淹抱怨军旅艰苦的“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苍凉低沉不同,陆游全部关于战场和军旅的诗歌都写得那么高亢有力,充满了战斗的欢乐,他甚至认为,世间最高的快乐就是当兵打仗:“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代的梁启超才称陆游是古来第一的男子汉:“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在南郑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三条翻越秦岭的古道之上,所以他关于南郑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大散关(在陈仓道上,秦岭北麓)、五丈原(褒斜道的北出口,在今陕西省歧山县五丈原镇,诸葛亮曾在这里屯兵与司马懿相抗,并于此地病逝)、骆谷(应是傥骆道的北出口,今陕西省周至县的骆峪)等等,他诗中的许多地名,如大散关下的鬼迷店、凤县的黄花驿等,今天已不可考证,但应大致分布在这些古道上。他穿行于这些古道上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随同前线部队进行日常的巡逻;二是随小股侦察部队深入到敌方境内,进行渗透侦察。另外,在行军间歇中,也与军士们一同打猎、喝酒。他所行走的路线必须翻过秦岭主梁(如从南郑到大散关),这些山梁的海拔高度均在2000米以上,春季的三、四月份和秋天的九、十月份,经常会下雪,甚至结冰,所以,他的诗中才出现了“烧兔驿亭微雪夜,骑驴栈路早梅时”,“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的句子。不熟悉地理情况的读者想像不出“早梅”与“微雪”是如何联系起来,或者是想不明白,在关中平原的3~10月间(这是陆游在这一带唯一活动过的时间),渭河平原如何会有冰雪?其实,沿着这些古道走上一遍就明白了,当汉中南郑县的腊梅盛开时,通向大散关的陈仓古道秦岭主梁上可能正是大雪纷飞,今天也依然如此。而陆游说的“铁衣上马蹴坚冰”,也可能指的是大散关关沟中清姜河的水坚冰未化,而不是渭河的水。清姜河流下大散关后,在今宝鸡市区汇入了渭河,山上有部分坚冰未化,山下却是流水潺潺,这是秦岭山区独特地理条件造成的。
陆游所参与执行的任务只是边防部队正常的巡逻和侦察,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所以,他和辛弃疾不一样,并没有在前线亲手杀过敌人。唯一让他值得骄傲的事件是在一次巡逻的路上,他亲手杀过一只猛虎,这件事让他骄傲了一辈子,到老了还把那个老虎的头骨放在床上作纪念。对这一杀虎壮举,他写过许多首诗回忆,以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杀死这只老虎的,后人都搞不清了。有时他说是用箭射死的:“南沮水边秋射虎”;有时又说是用剑刺死的:“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有时又说是用戈刺死的:“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不管怎么说,亲手杀死了一只老虎可能确有其事,这大概也是这位诗人唯一一次有战斗色彩的经历了。
这期间他写了一百多首诗词,皆是讴歌军旅生涯、抒发报国壮志的,后来,在一次渡河行军的过程中,诗稿掉入河中,大部分散佚,仅只留下了三十来首,这些诗词中有的不错,例如他的一首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上半阙描述与军营同僚在边防驻地饮酒的场面,下半阙抒发收复故土的意志,但表达方式蕴藉含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用直白的话说就是:长安的沦陷故土正等着我们去收复。全词寓豪迈劲健于清丽典雅之中,堪称词中上品。
但这些都不是陆游有关南郑诗词中最优秀的,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离开南郑以后,在一次次回忆中写就的。
3
公元1172年(宋乾道八年)9月,王炎被调回枢密院,四川宣抚司也随之被撤销,陆游被重新安置到成都府路安抚司做参议官,官阶上没有什么变化,相当于平级调动,但是他心情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炎的内调,意味着宋孝宗改变了出师北伐、收复故土的国策。他派王炎来四川,建立宣抚使司,本来是想由他来统筹西南军事,待机北伐的,如今以明升暗调的方式将他调回去,并撤销了宣抚使司这一机构设置,说明孝宗改主意了,不打算北伐了。
王炎内调的命令下来时,陆游正在四川广元出差,不在南郑官署,他一边策马疾驰,想早日赶回官署,了解情况,一边暗想:这下子北伐的计划该泡汤了,他写诗记录下了此时急切失望的心情:
黄旗传檄趣归程,急服单装破夜行。
肃肃霜飞当十月,离离斗转欲三更。
酒消顿觉衣裘薄,驿近先看炉火迎。
渭水秦关原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
然而,他赶回署衙也无济于事,只能是与王炎洒泪相别。十月底,王炎交割公务后启程,返回首都临安。十一月初,陆游也带着家人,动身南下,到成都就任新的职务。按说,从气候条件和生活条件上看,远在后方的成都要比南郑好多了,但陆游的心情却糟糕透了,经行由陕入川的剑门关时,他写下了一首广为人知的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依陆游本人的理想,是想当兵打仗,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好不容易到了前线,没想到竟这样匆匆收场,难道这辈子就只能做一名诗人了?他怀着这样惆怅,离开了南郑。
此后,在余下的三十多年里,陆游一直是生活在抑郁悲愤的情绪中,而在这漫长平庸的岁月中,他最有光彩的精神生活就是对南郑生活的回忆。这期间,陆游总共留下了三百多首回忆南郑生活的诗词,实际写的肯定比这个数量还多。占其作品总量比例虽然不高,但在品质上,却是他全部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军旅生涯的艰苦磨炼与壮志难酬的苦闷,融汇在一起,发酵出慷慨悲凉、豪迈激越的诗篇,这些诗歌一扫纤弱的“小资气息”,质朴刚劲,苍凉悲慨,充满对于“大时代命运”的深切关怀,不仅是陆游本人最优秀的作品,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最光辉的作品,我们不妨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略加介绍。
(1)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此诗作于公元1173年(宋乾道九年)阴历三月,当时陆游已从南郑前线返回成都不到半年,他曾经心灰意冷,无所事事,连最喜欢喝的酒都懒得碰,他甚至以为自己都丧失了喝酒的能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喝了一场酒,而且醉了,醉到失控的程度,脱帽向人大叫,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大醉一场的能力,不禁又想起在青年时渡海吃鲸鱼和去年在南郑杀虎的经历,觉得那才是生命力饱满、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而如今,只能颓废燕饮,酒醒以后,想着逆胡未灭的心事,在灰暗的馆驿灯下,三更天的风雨吹打窗棂,只有一柄随身的宝剑无语伴随着他,这是何等凄清的一幅场景。
此后的陆游,在喝酒方面更加放纵,诗人范成大此时来做四川制置使,是陆游的上级,两人本是旧日相识,又都是诗人,所以喝起酒来更没有边儿,为此,有言官以陆游“燕饮颓放”为由参劾他,结果竟被免官奉祠(就是免去正式的官职,只给一个主管某某庙观的虚衔,发半份工资)。他索性自己起了个名号“放翁”,以为自嘲。但他喝酒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心中的痛苦,尽管结果总是愁上加愁。在范成大离开四川时,他写诗给范成大,解释自己喝洒的状况“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2)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此诗做于公元1173年(宋乾道九年)十月,距他离开南郑前线整整一年,他大概是从京城的朋友们那里听到了什么小道消息,说是朝延又有北伐之意,所以写了这首诗,诗中不仅是简单回忆去年在南郑的汉水之滨、秦岭(南山)之巅的战斗生活,而且渴望重返前线,杀敌立功。
(3) 观长安城图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此诗做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元年)秋天,陆游50岁,距其离开南郑前线整两年,去年他听说过朝廷要北伐的小道消息没见落实,他的心又冷了,秋风起时,想起前年自己曾经横戈跃马,翻过秦岭,在渭水之滨、金人城墙之下,会见三秦父老时许下的再见诺言,不禁心生惆怅。
(4)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做于公元1186年(宋淳熙十三年)春天,陆游62岁了,这时他被免官后,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闲居了整整五年,又有机会可能重新入朝做官,他又想起了当年的往事,真希望朝中能有一位像当年诸葛亮那样锐意北伐的人执政。此诗十分有名,被选入了中学课本,我本人也是通过这首诗,记住了大散关这个地名,后来有机会多次行走到大散关之上,才萌发出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的。
陆游诗中提及大散关的还有很多,粗略看去,不下数十首,如今的大散关纪念馆出售的旅游资料中,竟然没有陆游的诗集,建议他们认真整理一下陆游的诗稿,肯定可以编一本“陆游咏散关”的专辑来。
(5)诉哀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词做于公元1190年(宋绍熙元年)秋天,此前公元1186年(宋淳熙十三年)7月,陆游被孝宗皇帝任命为严州知州,后来又为礼部郎中,在这一年冬天,因写诗“嘲讽风月”被免官,这时,他已经65岁了,想着自己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上战场实现理想了,写下了这首悲凉绝望的词,词意浅显易懂,需要解释一下的是三个地名:
①梁州:古代陕西汉中、四川一带的称呼。
②天山:不是实指新疆的天山,而是泛指整个北方的国土。
③沧州:水滨之地,一般指隐居之地,不是河北的那个沧州。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做于公元1192年(宋绍熙三年)冬天,陆游68岁,这位年近七十的老翁,在江南的风雨夜中,竟然又怀念起二十年前,自己在南郑前线,随军跃马、踏破冰河的巡边往事。可是这时,除了回忆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7)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此诗做于1196年(宋庆元二年)冬,陆游已经72岁了,大概是乡里在外当兵的小伙子寄家书回来,倾诉了思乡之苦,陆游写此诗寄赠给在陇上服役的同乡后生们,鼓励他们要安心戍边。陇头即陈仓古道所经过的甘肃微县、两当、陕西凤县一带,是陆游在南郑时也曾经戍守过的地方。在诗中,他勉励那些孩子们:男子汉应当志在四方,学东汉马援将军那样,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别像个娘们儿似的,哭哭啼啼想家。在诗的最后,他以羡慕的语气告诉那些年青人:知足吧,还能在这个屈辱的年代为国家执戈戍边,比自己现在强啊,自己这把老骨头更可怜,因为“报国欲死无战场”!
这就是陆游,一位到死心如铁的老战士,留给那个时代的青年们的教育,也是他留给历史的最宝贵的财富。
4
一个人活了85岁,可最值得回味的岁月却只有在南郑前线的8个月;他写了数万首诗,可最为精彩的却只是围绕这8个月所写作的百十来首诗。这件事让我想起生命的意义来了。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尽管在如今灯红酒绿的商业时代,提到“生命的意义”这类问题很“过气”,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弥漫于心,经久不能散去。由此,还想起了中学时学过的以这个问题命名的一篇课文,从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截取的那个段落以及那个段落中最著名的句子,我把它写了下来,作为本文的题记。(也不知今日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是否还保留着这篇文章,真希望它永远保留下去。)
保尔•柯察金(可以视作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的真实形象)本是一个街头流浪少年,是与革命家朱赫来的偶遇,将他卷入了俄国革命的大潮。在革命中,他身经百战,历尽艰辛,革命后已是双目失明、半身瘫痪,他本想自杀了事,但就在自杀之前,他回忆起自己24岁的经历,突然被自己能够投身于这么一场伟大的革命而感动,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是如此有意义,所以,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继续以笔为武器,用写作的方式续写生命的传奇。
陆游的状况和保尔•柯察金有相似之处,他深刻地自觉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能投身于祖国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哪怕仅有短暂的一刻,也没白活一场。他意识到了这种意义的巨大,并且将其作为一种自觉的使命坚持下去,在暮年时,他知道自己已经永远没有机会走上收复国土的战场,只能这么平庸地老死了,而且国家可能永远不会北伐了。但他还是坚持写下去,坚持回忆他那短暂的戍边岁月,坚持鼓励后来的年青人树立马革裹尸、战死杀场的勇气。他说,自己这样做,已经不图什么别的,只图后来的人知道,在中国的江南,还有他这样一位念念不忘收复故土的老人!(其诗曰: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感谢陆游,感谢中华民族有这么一位精神上的父亲,他传递了祖国不朽的精神力量,提醒我们想起了“生命的意义”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
不管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喧噪,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人生总是在某个时刻会想起“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保尔•柯察金告诉我们,投身到人类的解放事业中的生命才有意义;陆游告诉我们,投身到祖国解放事业的生命才有意义;而我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是:值得反复回忆的生命过程才有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陆游的全部后半生,其实都是在回忆中度过的,回忆给他们带来了自豪、感动、悲伤,让他们欣赏、热爱自己的生命,因为它是如此的辉煌、如此的充实、如此的有意义!而我们,想一想自己,生命中有这么一段刻骨铭心、值得反复回忆的日子吗?如果没有,还能在剩下有限的时间中,找到这种机会吗?
书至此,泪水盈上眼眶,驻笔!
细雨廊
这是剑门关景区中纪念陆游的另一个景点,就位于陆游浮雕的对面。
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是由陕入川的金牛古道上第一重要的关隘。
大散关秋色
历史上的大散关其实是指北起益门镇,南到凤县煎茶坪,长达数十公里的狭长山谷,是陈仓古道的一段,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陆游诗云:“铁马秋风大散关。”如今的大散关关楼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 公里处的清姜河沿岸,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完——
来源:李寻的酒吧 微信公众号(ID:lixundejiuba)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 精彩推荐 ▼
品酒笔记 || 春天喝什么酒?当然是那些叫“春”的酒!
饮酒一忌:不可天天连续饮酒
老孙家的人和老孙家的酒之一 || 孙武:走出书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