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在古代的酒席上,一般会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负者或违令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酒令除了能够增加欢愉的气氛和增添融洽的友谊外,还是古代礼仪教化的方式之一,因此盛行于各个朝代,形式也多种多样。
作为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式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宴之初席》“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酒官。
我国的酒令五花八门,见于史籍的酒令有投壶、射覆、雅令、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诞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以及快乐令、对字令、等令、彩云令等。
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当首推投壶。投壶产生于春秋前,盛行于战国。
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他们纵情山水,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使之不同凡响。
酒令成俗并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形式变得更加多种多样。当时较盛行的有“藏钩”、“射覆”等几种。在唐代诗文中,酒令频繁出现。
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当时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
到了明清两代,酒令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或投壶猜枚,或联诗对句,或拆字测签,或猜举行令,经过一番“游戏”,最后由令官仲裁,输者或违令者必须“"饮满一大杯"。当时流行的酒令当推“拧酒令儿”,即不倒翁。
先拧着它旋转,一待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饮酒,粤人称之为“酒令公仔"。
如今民间流行的“划拳“,唐代人古代酒具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划拳中折字、联诗较少,吉庆语言较多,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李发财、五金魁,六六顺,七七巧…等,使人们在饮酒的过古代酒过程中,充满了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