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青山依旧。往事如风,今朝回首。
历史与当下同步,一起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和足迹,见证一方美酒的变迁与崛起。
千百年来,堪称"中华名酒"的四特酒在悠悠岁月里铭刻"东方之醉"。而那些有关四特美酒的来龙去脉与细微末节也一直在时光隧道里回荡……
"酒都"之名因四特美酒而起
四特酒产地樟树市位于江西省,这里依山傍水、山川秀丽,盛产中药材,是全国著名的"药都",同时,樟树市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酒都",说起"酒都"这一称号的来历,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夏为商汤所灭后,商朝派出外交使臣来到吴城,吴人将自己酿造的四特美酒献给了商王。美酒四特被拉到商朝地界后,很快为商贵族所追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于是,吴城"酒都"之名开始叫响。上世纪,从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器,一时间震惊整个考古界,从这些出土的文物来看,吴城的青铜技术既具有自己独立的文化风格,同时也受到商文化的影响,这一发现刚好证实了吴城作为"酒都"和商王朝千丝万缕的历史关系。从吴城遗址出土的觚、尊、爵、斝等多种古老盛酒容器来看,吴人当时的酿酒技术已经十分娴熟,"酒都"并非徒有虚名。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大败商军,商被周所取代。此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和"酒都"名声的传播,四特酒开始走向更为广大的地区。到春秋战国时期,樟树范围内的吴人部落土地被一分为三,分别属于越国、吴国和楚国,而"四特酒"随着这些不同分封国所统领的范围而越传越广,随吴传入江浙,随越入闽粤,随楚入两湖地区。各国势力在争夺鄱赣流域的过程中此消彼长,"酒都"吴城更是成为各国争抢的宝地,其"酒都"之名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到了战国时期,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实力最为强大,将"酒都"吴城及其周边地区占领,并下令吴城常年进贡四特酒,给楚国贵族阶级享用,四特酒慢慢成为楚国的国酒。
"酒都"因四特而得,四特因"酒都"而传。这种历史背景给四特酒提供了一个展示独特风格的舞台,同时也促使四特酒不断向前发展。
"四特"之名由先人祭祀而来
在远古时期,四特酒产地吴城一带生活着一支以狩猎为生的吴人部落,他们是江西樟树的先民。夏为商所灭,被夏王朝欺压多年的吴人部落首领吴王想去祭祖,他下令部落属地所有的酿酒师傅,一定要酿造出上等美酒祭拜祖先。但上等好酒哪里来呢?此时,吴王想起了老吴王临终前的遗言——"夏灭可掘先祖封存遗迹"。于是,吴王便在遗迹上找到了先祖的"酿酒图谱",下令酿酒师傅依据"酿酒图谱"的古法,取樟树阁皂山的九龙泉水和当地的优质稻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方才酿出了一樽甘醇的美酒。
吴王携部落子民杀四特(特:健壮的公牛)、敬美酒祭祀先祖神灵,祈祷保佑吴人崛起。这时一旁的酿酒官询问道:"大王您看这酒取什么名字呢?"吴王答道:"此酒和四特同等珍贵,就叫'四特'吧!"于是,四特酒便因此而得名。
好一个"四特"——"四"为东、西、南、北四方,取扩张疆域之意;"特"为公牛,乃吴人部落图腾,有霸主之势。在远古时代,图腾文化十分浓厚,是一个部落或酋邦的标志。因为先祖和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人便以牛为图腾。直到今天,在四特酒的产地樟树市还流传着"一樽酒价值四头牛"的民间传说,或许正是吴人部落用四特酒祭祖的文化符号;同时,这里还流传着吴王先祖"酿酒秘笈"的传说,说是先祖积德遇仙,得到了为玉皇大帝酿酒的酿酒秘笈。
樟树市作为著名的酒都在当地筑卫城和樊城堆出土的陶器中再一次得到佐证。其中有一种吴人部落的酒器——"鬶",据考证大约属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物品,是樟树先民饮酒的主要酒具。"鬹"不仅代表了樟树乃至全国酒文化的最早历史,同时也印证了四特酒的源远流长。
四特品牌从四个"特"字而始
清朝时,樟树的酿酒已十分发达,江边老街的茶楼酒馆长达十几里,终年座无虚席。镇内的酿酒作坊达到数十家,全镇年产酒量高达100万至150万公斤。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四特酒乃是樟树民间众多酒坊白酒的统一叫法。虽然整体上各家酒坊的四特酒风格基本一致,酒质也都属上品,但难免有一些以次充好的酒对四特酒的声誉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正本清源、形成品牌效应的任务被一家叫"娄源隆"的酒坊完成了。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娄德清的小伙子在当时樟树镇满洲街的万成酒店当学徒。他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四特土烧"的传统酿造技术。在积累了几年经验后,他与陈源茂酒店合伙经营,成立了"娄源隆"酿酒作坊。
初期,"娄源隆"酒坊采用"四特土烧"传统的小曲酿造蒸馏白酒的工艺,虽然酒质优于镇上其他酒坊的酒,但是没有从根本上产生差别,因此酒坊也没有太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娄德清从传统四特酒酿造方法中挖掘,并不断研究、借鉴以前的酿酒法和其他酒家的酿酒法,进一步改进制曲、发酵、蒸馏等工艺。其间合作伙伴陈源茂酒店退出,"娄源隆"由娄德清独立经营。
凭借新改进的优质四特酒,"娄源隆"的酒最终在整个樟树镇脱颖而出,销路大增,"娄源隆"一跃成为樟树镇的酒业巨头。而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冒充"娄源隆"名号出售的四特酒。为了与这些假冒产品区别开来,娄德清便在酒坛上贴上了四个"特"字,显示这是真正纯正的"四特酒",又表明此酒特别优质,四特品牌由此而始。
岁月如梭,转眼间四特酒已越千年。如今它已成为"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的独特制作工艺与香型风格,得到业界与国家的认可,成为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文化遗产。
从古代走入现代,从樟树走向全国,四特酒展现了中国绵长深厚的酒文化魅力,成为中华酒文化的一个鲜明标识,而那些或众所周知或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也如余音绕梁般不断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