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之我解(《心经》全文及详细解释)

作者:酒语茶言 更新时间:2022-08-21 00:39 阅读:204

《心经》之我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说菩萨修行时看到万事皆空,能避免一切痛苦。这里提到的五蕴,就是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东西,即眼耳鼻舌身分别感受到的色声香味触觉,这里的色是狭义的,仅指眼睛看到的形形色色。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代指菩萨讲解时的受众,不必纠结其含义。而这里的色已不仅是眼看到的,是把五蕴都含上了,扩大到了代指我们感受到的物质世界。整体意思就是说我们身体器官感受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识别出来的,是虚幻的,本来都是没有的。六祖惠能说“本来无一物”也是这个意思。受想行识,即感受、思想、行为、认识,它们都是我们的意识主观产生的,是我们感受到的精神世界,和五蕴一样,都是我们自己把它们从整个宇宙中区分出来的,都是虚幻的,本来都是没有的。而空并不是啥也没有,而是没有区分的宇宙,因为没有区分,所以空包含一切也无所谓是否包含一切。而我们感受到的是我们自己区分出来的,其实都在空里,并没有区别。在没有区别的状态下,宇宙就是混沌一片,无所谓有还是没有。就是《红楼梦》写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太虚幻境的状态。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还是说宇宙本来是无所谓生还是灭,垢还是净,增还是减的,不生不灭也是亦生亦灭,不垢不净也是亦垢亦净,不增不减也是亦增亦减。它们没有区别,都在那里。不止这三对概念,我们意识到的任何一对相对的概念都可以放到这里,比如说美丑、善恶、是非等等,可以说成“不美不丑,也美也丑。”就是说宇宙本无区分,包含一切也没有一切概念。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以说宇宙中本来没有我们所感受到的种种概念,也没有生死,也没有引起我们痛苦的各种感受和意识,当然也没有引起快乐的各种感受和意识。这里的色对应眼耳鼻舌身,对应色声香味触,是物质的,受想行识对应意对应法,是精神的。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我们自己从本来无区分的宇宙中区分出来的。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都是和痛苦有关的法门。智、得则代指让我们感到快乐的。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因为没有了那些种种感受的区别心,所以菩提萨埵修行心经,就没了挂碍,没了恐怖,没了各种欲望,到了涅槃之境。涅槃之境其实就是没有区分的混沌状态。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剩下的这些就是举例有人通过修行得到解脱,再剩下的就是咒语之类的了,不再解释。


总的来说,心经就是说我们因为有了区别心,才从啥也没有又啥也包含的宇宙中区分出来了各种事物,各种感受,才有了喜怒哀乐,争名夺利,于是也就有了痛苦。如果能认识到这些都是虚幻的,回归到没有区分的涅槃之境,就能没有痛苦了。当然,这时候也没有欢乐了。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