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圈,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山东无好酒”,其实这句话是大错特错。山东作为全国“最能喝”的省份,是最不缺历史悠久的好酒、名酒的。
其实这句话换成“山东没有一线品牌的白酒”,才是对的。山东白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走不到省外去。很多人都好奇,有好酒、爱喝酒,山东咋就没有一款在全国畅销的好白酒?
这背后的原因,有人曾归结为水土气候。山东没有云贵川地区优良的酿造环境,造不出全国人民都爱喝的白酒。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其实是完全不对的——东白酒走不出省跟酿造条件无关,跟酒水本身的质量也没有很大关系。
最根本的原因,出在产业布局上。
以贵州为例,出了茅台镇这个适合酿酒的风水宝地,成百上千家酒厂产业立马扎堆。这样集中产业化的力量,能产生很强的产生集群效应。
贵州、四川等地出现几个这样的“好地方”,就可以通过全省辐射到整个国内市场。
而山东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白酒消费大省,很多年前省内几乎每一个县都至少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国营酒厂。随便挑出一家来,绝对称得上是要历史有历史,要文化有文化,要故事有故事。
从行业布局的角度来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白酒行业的生产力无法形成集群效应,白酒生产的能量不集中,只是其中一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各区县的各个品牌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竞争关系,相互排挤。这其中也产生了不少恶性竞争。
大家把心思都放在小圈子内的竞争上,又哪里来的经历合作壮大规模,“一致对外”呢?
当年秦池酒吃了外购基酒的“暗亏”,轰然倒下,敲锣打鼓庆祝的不是外省酒企,都是周边的“邻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营销能力有限。
还是用秦池举例子,上世纪90年代拿下央视标王的秦池酒一度打开全国市场,成为了面子产品。然而,外购基酒的事情出现后,秦池差点没挺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池再也没有敢花大价钱打过广告。别说省外了,省内很多喜好白酒的消费者都不知道秦池的存在。
而作为酱酒国标制定参与者的云门酱酒,也没有抓住自己的优势,搞好营销。
还有芝麻香型的奠基者景芝等,这些有一定实力的酒厂,在全国市场根本就没有能见度。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放弃了线上推广,是很难走出家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