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央台播出一条广告,相声大师马季面对镜头,乐呵呵地念出广告词:“ 东南西北中,好酒在张弓”。
在酒文化源远流长的河南,张弓酒也曾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在它最辉煌的时刻,五粮液、茅台等酒厂,都不远千里赶到河南学习它优秀的制酒经验。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款闻名遐迩的好酒,却在无穷的内斗和内耗中走到了末路。
河南酒文化源远流长,美酒众多,几乎河南每个县市都有他们当地的特色酒,在河南众多好酒中,有一款酒值得一提。
1951年,张弓酒厂在广阔的豫东地区安营扎寨,气候温和,小麦质量高,都成了张弓酒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张弓酒厂建立之前,中国的白酒市场普遍以高度数白酒为主,但一些喜欢喝白酒,但又不胜酒力的人,面对着眼馋的白酒,也只能敬谢不敏。
1973年,张弓酒厂率先在中国白酒市场发起了一场“革命”,张弓酒厂成功推出了38度的低度酒,中国白酒酒厂量产低度酒的时代,就从此刻开始了。
消息一经传出,来张弓酒厂观摩、学习的白酒厂络绎不绝,每天进厂的外地学习团队,比厂内员工人数还多。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茅台、五粮液这样久负盛名的白酒厂,也放下了架子,不远千里赶到河南,虚心学习低度酒的酿造方式。
凭借低度酒这张好牌,张弓酒的年销售额一度达到10亿元,在全国酒厂中名列第五,羡煞一众中小型酒企。
但人红是非多,酒红,是非也多。
在成功研发低度酒,并在央视投放广告后,张弓酒的销量暴涨,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破局,彻底解决产能瓶颈,张弓酒建起了新厂房,拥有了新北厂和老南厂。
可惜的是,90年代末市场巨变,大批酒厂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倒闭,张弓酒厂也不例外,因为经营不善,名噪一时的张弓酒厂也没逃过倒闭的命运。
2003年,张弓酒厂倒闭一年后,一家名为“张弓酒业”的酒企进驻了新北厂。
2012年,有人另起炉灶,创立“张弓老酒”进驻了老南厂。
这两家企业,虽然都挂着“张弓”的招牌,其实是两家毫无关系的企业。
不过,两家企业虽无关系,却有纠纷。
因为张弓酒的商标、酒厂、生产基地都是“张弓酒业”持有,但他却无法使用张弓酒的百年窖池,而老南厂的酒企也没法挂张弓酒的商标。
两家企业为了争夺商标,竞争的异常激烈,但是他们这种竞争,只是无效的内耗。
况且,在彼此割裂的情况下,双方制造出来的酒自然一言难尽,从而导致了销量的直线下滑。
2018年,张弓酒厂再次启动破产清算程序,次年,张弓酒业正式停产,一代好酒彻底陨落。
其实,深陷商标争夺战的酒企,也不止是“张弓酒”,名噪一时的河南杜康酒,也一直因为商标而分心。
最夸张的时期,中国白酒市场上曾经有3家杜康酒:伊川杜康、汝阳杜康以及陕西白水杜康。这三家酒厂,为了商标权打得头破血流,在无尽的内斗中,三方酒厂都没好果子吃。
2002年,伊川杜康破产,陕西杜康改制,汝阳杜康则在2007年紧随伊川杜康而去了。
伊川杜康、汝阳杜康破产重组后,决定化敌为友,两家公司直接合并成了洛阳杜康控股公司,联手去和陕西杜康酒业打官司,说什么也得把商标拿回来。
可惜,张弓酒的前车之鉴,他们似乎没有吸收到。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且看杜康酒会不会也在无尽的内耗中,走上张弓酒的老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