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作者:醉爱琼浆 更新时间:2022-11-24 23:25 阅读:754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我们的酒桌上似乎总有很多“套路”。套路多了,人们就不得不怀疑,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英国艺术家威廉·霍加斯有一幅知名版画《琴酒巷》,讲的是18世纪伦敦人民用杜松子酒买醉,陷入集体性狂醉的景象。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威廉·霍加斯 《琴酒巷》


如果要以“狂喝烂醉”来论,那么世界上都只有“干杯”,没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中国人对待“饮酒”始终秉承着“适度”原则。


《史记·滑稽列传》中就记载过一则淳于髡谏齐威王的故事:


齐威王沉湎酒色,有一天问淳于髡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喝一斗酒也会醉,喝十斗酒也会醉。醉或不醉只看当时的情境,而酒喝得过头了就会乱来,快乐过头就会生悲,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可见酒杯中也能窥见人生哲理。


古人饮酒时大多讲究意境,圣人孔子爱饮酒,却从不饮醉;陶渊明一杯菊酒望南山,悠然自得;白居易雪天邀友人品新酒,质朴情深……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当饮酒不再只是为了“酒”,你会惊叹地发现,酒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爵、角、觚、觯、斝、尊、壶、卣……都在诉说着酒器之于酒文化的重要地位。


《笑傲江湖》中有一段令狐冲与祖千秋论酒,“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


比如“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葡萄美酒夜光杯”,酒入杯中犹如鲜血,增添豪情;关外白酒用犀角杯盛之,增加醇香;米酒味淡,用大斗豪饮方显气概;还有高粱酒用青铜酒爵,百草酒用古藤雕杯,梨花酒用翡翠杯,玉露酒用琉璃杯……


酒与酒器交缠融合,让酒文化在味蕾中传承延伸。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中国首批食品文化遗产,舍得【泰安作坊】出土了中国白酒历史上唯一的翡翠拼酒杯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酒与礼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古代的祭祀和宴饮中。


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不同的酒器来显示尊卑礼仪。


宴饮中,也一直有“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等讲究,说的是依照长幼尊卑的次序来饮酒,以此表达尊敬之意。


这种宴饮时的礼节延续到今天,成为酒桌上按序敬酒的默认规则。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酒文化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因为酒中有情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流露得最为透彻。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诗乐舞剧《大国芬芳》剧照-李白


人生失意时,豪饮一杯奔放酒,将往事付诸酒中,一如李白的豪气千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谓借酒抒怀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诗乐舞剧《大国芬芳》剧照-李清照


孤独寂寥时,惜之,怜之,恰似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谓借酒消愁


正逢春来时,备数坛好酒,与朋友相聚,效仿王羲之“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谓借酒赋闲


因为寄情于酒,饮酒便成为一种文化和象征。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如果没有酒,那些名流千古的酒桌故事还会发生吗?那些酒后挥毫的佳作还能现于世吗?


曹操刘备煮“茶”论英雄,没了剑拔弩张的气势,缺少了英雄间的胆气与魄力,又怎么在你来我往之间洞悉天下大势?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每欲挥毫,必须酣饮”的吴道子没有了好酒作陪,各种神仙画卷也许不再逍遥洒脱;《醉僧图》、《韩熙载夜宴图》、《蕉林酌酒图》……那些经典画作也将不复于世。


可以说没有了酒,古人的才情和胆识也将消失一半。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华礼仪之邦,做人做事一贯讲求中庸之道,饭不可至饱,人不可至傲,喝酒也是如此。


不醉,品不出酒的妙处,无法进入酒的佳境;太醉,失言失礼,甚至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舍得之间拿捏妥当,才是中国酒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酒文化,只有“干杯”吗?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