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在一年中的重大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年节饮“团圆酒”,初一“喝春酒”,元宵节饮“看灯酒”,清明节饮“祭祀酒”,端午节饮“雄黄酒”,七夕节饮“情人酒”,中元节饮“老客酒”,中秋节饮“桂花酒”,九月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饮酒的名目繁多,每当散席时,“家家扶得醉人归”。
1、春节。大年初一,俗言:“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四里拜左右邻”。初一家家户户吃饺子,也炒几个菜,一家人围桌饮酒,共贺新春,谓之喝“新春酒”。初二以后,有客登门,主人已准备好一桌酒菜,招呼客人入座,要首倡举杯,共祝新年吉祥如意、健康长寿、四季发财!陕南酿酒历史,陕南酒文化渊源
2、元宵节。又称灯节,即正月十五,是日午备办丰盛酒肴,全家聚餐,尽情饮宴,庆祝过年完毕,谓之“看灯酒”,入夜家家门前张灯,户户灯烛通明,猪圈、牛棚、水缸、米缸内都燃点灯烛,谓之“三十晚上火,十五夜里灯”。晚上观灯,吃元宵。还要给祖坟上“送灯”。浅谈陕南酒文化与酒俗
3、清明节。清明扫墓,怎么来的已久。家家都要到祖先坟墓上去扫墓培土、杂草,焚香烧纸,设酒祭奠。家中午时也设宴备酒,谓之饮“祭奠酒”,不忘祖先恩德。一些较大的家族,还在祠堂里办“清明会”,举族饮“祭奠酒”,以示纪念。
4、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清晨,男女步于田野,称为“打露水”。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菖蒲和艾蒿,儿童穿新衣,戴香包,以驱邪辟疾。早上吃粽子、鸡蛋、大蒜、醪糟,中午家家置备丰盛宴席,饮“雄黄酒”(酒中还泡独头蒜),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处涂抹雄黄酒,在屋内墙脚、门角处洒雄黄酒,以驱除毒虫疾病。是日,女婿要到丈人家“追节”,礼品中少不了酒。
5、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是独具风采的传统七夕节。民间姑娘和少妇,每逢七夕有乞巧的风俗,又叫“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活动主要是妇女,故又称“女儿节”或“少女节”。由于此节源于三、四千年前的神话传说:“天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因此,又称“情人节”。杜甫有《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民间姑娘少妇于此夜,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以祈河鼓、织女。谓之饮“情人酒”。
6、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陕南民间习俗,祭祀祖先,祭土地神,庙宇做孟兰盆会等。家家户户设酒宴,祭祖先,谓之“接老客”,因此称饮“老客酒”。因各地祖籍不一样,从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都可接亡灵,有的接回亡灵后,在家留住2~3天,每日三餐酒肉相待,有的当天接当天送,十五晚上都必须焚香烧纸送走老客。七月十六去扬州赴会。名为接亡灵(即接老客),实为一家人享用,这几天忌外来客人。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午间设宴饮酒,全家团聚,名曰饮“桂花酒”。入夜,在庭院中置月饼、瓜果,分食月饼、糖果,饮酒赏月赏桂。“月到中秋分外明”。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陕南民间习俗,这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或“茱萸酒”、吃重阳糕(或糍粑或糯米饭),有益健身、辟邪、长寿。
9、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为寒衣节,陕南民间俗谚:“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农家此日置酒上坟祭奠祖先,并用五色纸剪成衣服样式,送至逝去的亲人坟墓上,焚烧纸寒衣和纸钱、香烛,以表示纪念,谓之“送寒衣”。此日农家照常酒肉饱餐一顿,叫“寒衣酒”。陕南只有部分北方移民时兴。
10、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旧称“扫尘节”、“灶神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节”。家家户户清扫卫生,屋里屋外,一切家具、灶具都要除灰扫尘,准备干洁净净过年。“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中午酒肉招待帮工,主家要向帮工敬酒,谓之“小年酒”。结清工钱,回家过年。入夜陈糖果,祭灶。
11、除夕。是一年较后一天,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是一家团聚的日子,要贴春联,挂红灯,吃“团年饭”,喝“团圆酒”。菜是一年较丰盛的,必有鸡鱼,酒是一年较好的,晚辈要向长辈敬辞旧迎新酒。俗话“三十晚上的火”,是夜炉火旺盛,饮酒守岁,通宵达旦。还要给祖坟上“送亮”。旧时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向晚辈赏赐“押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