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酒,坊间流言甚多,谬误自然也是极多的,这其中有饮者的片面理解,也有商家的宣传误导。
下满我们来简单谈一谈都有这些误区吧。
一、 基酒的年份与品质
大多数人总觉得基酒年份越久越好,认为在酒厂坛子里放了30年的基酒肯定要比放10年的好。
这其实是错的,基酒本身也存在品质高下之分,不一样批次、不一样年份的基酒存在蛮大的差别,酒厂每轮次、每批次生产的基酒都会进行评级,分级储存。
存储5年的特级基酒品质肯定要高于存储15年的一级基酒。所以说只看基酒年份也是不对的。不过对于大多数酒厂来说,基酒的储存时间越久,本钱很高,一般也不会把等级低的基酒长期存储。
二、小作坊自酿的纯粮食酒,才是地道好酒!
这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观点,每当说起白酒,总有人笃定地表示:我老丈人邻居的二大爷家的小姨子的娘家远方表哥是开酒作坊的,我老丈人都是去那里打的酒,纯粮食酿的,健康、好喝、甘甜!
其实这话听着也没错,很多私人酿酒作坊的确都是纯粮酒,周边买酒的都是乡里乡亲,如何着也不能坑人不是。
但问题出在哪呢?
小作坊受限于资金、设备、技术和工艺的限制,酒的品质大约率是不如何样的,也没有保障。
甲醇含量超标,重金属超标,杂菌污染等都司空见惯,这些可能是选用的粮食不合格,也可能是设备存在隐患,也可能是生产环境不达标。
即便全程用料没问题,设备也升级了。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是:工艺不过关。
小作坊的酿酒水平纯看运气,肯定不如正规酒厂高,而且哪怕酿酒水平过关了,也依然还有其他问题。
三、酒桌文化≠酒文化
很多人谈酒色变,其间不乏不善饮酒者的后怕,也有人纯粹是厌恶酒桌上的陈规陋习: 以大欺小,以上压下,不喝酒、不敬酒就是不给面子,灌别人酒并以此为乐,酒后狂言……
有时候这些行为着实让人郁闷,但有一说一,这些是“酒桌文化”,是社会人的局,不是酒文化,而且随着我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素质的提升也让这些陋习越来越少,法律的完善也使得劝酒的人越来越少,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真正的酒文化应该是强调气氛,注重情感,叙情遣怀。得意了喝一杯庆祝,失意了喝一杯解愁。不能仗势劝尽酒。
三五好友相聚,畅叙幽情,交流得失,或是一我们子人坐到一起,亲情与共,这时候喝上两杯,能拉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