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O团队
编 | Candy
近日,有酒商向烈酒商业观察反映,市场上有的日本威士忌(简称“日威”)品牌是用苏格兰或其他地区产原酒进行灌装,以日威名义进行销售,很多酒商开始对其酒瓶里的真实身份提出质疑。
同时,“日威”价格暴涨后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行业一直没有停止。
两个看似孤立的又同时被行业关注的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通过对日威背后真实身份的分析,我们又能不能找到关于日威是否存在泡沫问题的答案?
日威稀缺吗?
有酒商提及日威最近的暴涨行为称:涨价是正常的,“日威”是相对稀缺的威士忌。
我们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日威”?“日威”真正稀缺吗?日本有关威士忌的法规是在1953年制订的,近70年间并没有修改,关于日本威士忌的定义与规定也相对模糊。日本政府并没有规定在日本生产才能算“日本威士忌”,所以即使是其他国家生产的威士忌,只要出口到日本有执照的工厂进行装瓶,也可以称为“日本威士忌”。日本威士忌甚至还允许添加食用酒精、其他烈酒、香料、色素,而且比例还相当高。这些行为在苏格兰威士忌的法律法规中,都是严令禁止的。
而苏格兰明确规定,所有苏格兰威士忌必须在苏格兰进行蒸馏、橡木桶陈年以及装瓶,并且只有在橡木桶中陈年三年以上才能被称为苏格兰威士忌。
知名威士忌作家Dave Broom曾在scotchwhisky.com专栏中写道,日本过于宽松的威士忌法规不能再被忽视。
据国际葡萄酒与烈酒数据分析公司(IWSR)数据显示,日本威士忌每年的蒸馏量大约为3800万公升,但每年的威士忌进口加工量高达9400万公升,每年进口4200万公升苏格兰威士忌,其中60%是散装威士忌,而年出口达到5721万公升威士忌。
显然,一瓶来自日本的威士忌产品,瓶中的酒液究竟有多少是在日本本土酿造的威士忌,那么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中国市场不断涨价的日威有泡沫吗?
记者发现,在WHISKY L!天猫旗舰店内,山崎12年售价为2300元,而市场上大部分苏格兰12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价格都在200-300元之间。
很多经销商提及“日威”暴涨的原因是“产量稀缺、成本高企以及工匠精神”。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的不严谨,日本厂商每年进口4200万公升苏格兰威士忌,其中60%是散装威士忌。显然,很多日威瓶子里装的是来自苏格兰的威士忌,如果打上日文就能贵几倍,你还认为没有泡沫吗?用数倍于苏格兰威士忌的价格买到并不是在日本酿造的“日威”,试问消费者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巨大的价格差、模糊的产地界定,无疑为以上酒商反映的现象提供了温床。2018年,时任Nikka威士忌国际业务发展经理惠美智子曾表示:“许多生产商为了从消费者对日本威士忌的极度渴望中获利而钻这样那样漏洞的空子,并且这样的案例正在不断增加。”
厦门威坊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子蓉表示,不仅仅是日威,在资本的追捧之下,高年份单一麦芽威士忌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金融属性,泡沫肯定是存在的,只是目前暂无破灭之虞,但未来就不好说了。
部分威士忌经销商的态度
对于日威的这种现象,业内人士都表示尽管符合法规,但长此以往,必将对日威的整体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花雅酒业中国区总裁刘峰伟表示,由于日威价格高企,加上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确实存在用其他产区原酒灌装再以日威品牌销售的情况,这与阳澄湖的“洗澡蟹”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种有违商业道德的行为。他认为这是一个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这需要时间来规范,从协会开始再到法律层面。
郑子蓉谈到,日威行业的这种做法损害了日威的整体形象,尤其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其他产区原酒灌装再以日威名义销售,谋取巨大的利润差,长此以往,会失去日威在消费者中的口碑。
福建漳州鑫酒汇负责人张建生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此举无疑会稀释日威近年来频获大奖建立起来的国际声誉。他认为主要是因为知名日威名牌长期供货不足,价格一再拉高,导致市场盲目追捧,为了蹭这个热度,一些小品牌不惜做出这样的举动来获利。
对于这种现象,张建生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尽快从法律层面来规范,对产地保护进行立法,不然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日威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的规范化。对目前的立法进度,他略显失望。
深圳市麦特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宏泉告诉记者,有一些专门做OEM的酒厂,它们多数从苏格兰进口原酒,在日本灌装,并通过精美包装及响亮的名字来混淆消费者,这种酒厂是以商业为目的,重牟利不重质量,会对日威市场造成损害。
对于日威真实身份的判定以及标准模糊的现状,日本国内一些机构也在尝试做出明确细化。日本威士忌研究协会就将在日本生产的威士忌分为了以下三个类别:日本威士忌、日本New Make威士忌和日本制威士忌酒,并对其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