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这三个字已经不算是新词,话题热度却依旧不减,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简直可以说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鄙视链。
苏格兰威士忌独饮风骚数百年,苏威粉们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有一天自家偶像居然会让出C位。
日本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普通威士忌
在日本,提到威士忌的时候,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他的名字叫做竹鹤政孝。
1912年期间,他前往威士忌的诞生地苏格兰,学得醇正苏格兰威士忌的酿造方法,并将其带回日本。他被英国副首相以幽默的方式赞赏为“用一支钢笔偷走了我国威士忌秘方的青年”。
如果说苏威的地位来自于历史底蕴,日威的大热则主要归功于稀缺性。
相对于拥有多达200间麦芽蒸馏厂的苏格兰,只有十余座麦芽蒸馏厂的日威,产量本就少得可怜;
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日威的大规模减产使得原酒库存严重不足,造成了如今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按产区喝>按国家喝
众所周知,苏格兰威士忌主要有五大区:高地(Highlands)、低地(Lowlands)、斯卑赛(Speyside)、艾雷岛(Islay)、坎贝尔顿(Campbeltown),以及现在仍属于高地区、但被一些威士忌评论人士认为可以独立分为一区的岛屿区(Islands)。
艾雷岛的拉弗格(Laphroaig)威士忌以超重泥煤风味著称,许多泥煤爱好者都是它的忠实拥趸
从整体上讲,不同的产区都有各自代表性的蒸馏厂和鲜明的风格。
比方说斯卑赛是大牌云集的产区,而艾雷岛则以泥煤味风格称著,在威士忌迷心中是各有所爱。因此会出现认产区的饮者瞧不上只报国家名的饮者这种情况。
大牌酒厂>其他酒厂
追大牌应该是鄙视链中最容易理解的了。
威士忌里的大牌,包括苏格兰的麦卡伦(Macallan)和波摩(Bowmore),日本的山崎(The Yamazaki)和已经绝版的轻井泽(Karuizawa)等。
对各个大牌熟稔于心,甚至能说出自己最爱的酒款是什么年份什么风格,这根本就是有品位有身份的象征。
而喜欢小众酒厂的饮者,还算是非常小的圈子。不过这样的趋势也在逐渐变化,毕竟大牌喝多了也会腻嘛。
单一麦芽威士忌>调和威士忌
关于单一麦芽威士忌与调和威士忌的高低之争,应该是威士忌圈中最原始、最根深蒂固的鄙视链了。
不仅在新手中大受追捧,甚至一些老饕也深以为然,将单一麦芽威士忌捧上威士忌的金字塔尖。
而谈到调和威士忌时,总是贴上“廉价”、“夜店货”、“干杯酒”等充满偏见的标签。
其实,调和威士忌中也有不少大咖品牌,像苏格兰的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芝华士(Chivas Regal)、日本的响(Hibiki)等,从来都是拿奖拿到手软、地位无可撼动,声名誉满全球、有的甚至价格昂贵得让人望而止步的品牌。较真起来,谁会说他们不好?
麦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
谷物比大麦便宜得多,而且论讲究程度,使用连续式蒸馏器进行单次蒸馏的谷物威士忌,也不如采用二次蒸馏的麦芽威士忌啊。再加上产量巨大,大量的谷物威士忌被制作出来不是为了单独出售,而是为了用在调和威士忌中,被鄙视好像也没多冤枉它。
雪莉桶>波本桶
作为打造威士忌的重量级配角,橡木桶主要可分为雪莉桶和波本桶两种,两者的区别不可谓不大。
雪莉桶赋予威士忌的口感、层次和复杂度较高;而论及成本,雪莉桶的价格也很高,特别是在西班牙政府颁布了新法令,禁止单纯出口熟成过雪莉酒的空木桶后,情况就变成了想要桶,就要连葡萄酒一起买去,更导致了雪莉桶的成本居高不下。
高昂的成本和稀缺性,一直是雪莉桶威士忌饮家立于鄙视链顶端的理由。
波本桶爱好者在这方面则算是佛系许多,但这也不妨碍他们和雪莉桶爱好者一起,打着传统桶爱好者的大旗,联合起来鄙视喝其他专喝红葡萄酒桶、波特桶、马德拉桶、苏玳桶等实验酒桶的人。
除此之外,威士忌圈也有像“老厂比新厂好”,“老版本比新版本好”等观点。
归根究底,这种鄙视链不过是引发你的兴趣与思考、撩动你追求更丰富的体验而已,至于鄙视链的形成,那都是由酒款的名气、价格、稀缺性等因素决定的,太过认真就没有必要了。
到底什么样的威士忌好喝,还是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