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百瓶APP,专业威士忌社区。
威士忌里的鄙视链是不对,大家几乎都认同,大家几乎都没办法避免。有一种偏见深埋在心 ,时不时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现在,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威圈里,没什么道理又普遍存在的鄙视链。
这大概是元老级的鄙视链了,可追溯到单一麦芽威士忌概念刚刚出现在国内的时候。鄙视逻辑相当于咖啡圈里的单品鄙视美式。有人坚称这是苏威的运营手段。“single malt”这个词莫非念起来就比较有格调?
事实上,许多威士忌酒厂最初就是为调和威士忌生产基酒的,后来调和威士忌减产,酒厂纷纷自谋出路,才开始涌现出单一麦芽威士忌。
调和威士忌作为品牌进行全球推广已经近百年,而单一麦芽不过是七十年代才真正在苏格兰大陆以外获得认知,前者的底蕴绝对不可小视。
从本质上来说,麦芽和谷物都是威士忌糖化步骤的原材料,本无高下之分。可当下“单一麦芽”这个词早已深入人心,再加上第一条鄙视链的加持,“谷物”这个词极容易招来麦芽玩家们的白眼。
考虑到发酵物本身的成本差异,这条鄙视链居然有些理所当然。要平反有点难,只能强行狡辩说,尽管谷物威士忌在香气表现和复杂程度上逊于麦芽,可谷物威士忌便宜啊!
日本威士忌的生产技术,最早就是从苏格兰学过来的,不过日本威士忌的法律远没有苏格兰那么严格,这使得日本酒厂可以“本土化”一些步骤。后来日本威士忌行情一路走高也是始料未及的。
苏威和日威的拥趸者们其实是相互鄙视的。苏威觉得日威“不正宗”,日威觉得苏威“不高贵”。当然了,这不妨碍喝日威和苏威的人会联合起来鄙视喝其他威士忌的人。
也有特例,那就是台湾威士忌。这几年台湾威士忌异军突起,基本能独立在鄙视链之外。
纯饮的人:喝威要纯粹,加任何东西都会影响威士忌的神圣感!
加水的人:很多威士忌会因为酒精度较高而没法真正打开酒体,加几滴水有利于香气释放,相当于在醒酒。
加冰的人:冰块对威士忌有抑制作用——它使威士忌的香气闻起来更加含蓄。
同样是加冰喝威士忌,冰和冰还有不同。 老冰,是在零下10几度乃至零下20多度的温度下冷冻超过10天的冰块。老冰硬度高,融化慢,能快速降低温度又不至于稀释了威士忌的品质。
而机制冰块,气孔多,融化快,能瞬间让威士忌稀释成寡淡无味的酒水。至于碎冰,对威士忌风味的破坏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老冰里,手凿冰球又占据了鄙视链上游。
能分清楚苏格兰五大或六大产区的人马上会看不起按国家点酒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威士忌的核心秘密,低地花香,高地高冷,斯佩赛饱满,艾雷岛烟熏味,岛屿的海洋气息……
可事实上,产区论已经越来越弱化了,威士忌生产只是一种工艺,以现在的酒厂技术,几乎已经能得到各种风味了,特别是部分大厂,实现“指哪儿打哪儿”已不是难事。
在追求重口味这条路上,酒精度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了。于是有别出心裁的人开始在泥煤酚值上独辟蹊径。
“我只喝60度以上的桶强。”
“哦?PPM值200以上的泥煤怪兽才比较适合我。”
备注:PPM是PPM是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意思是百万分之几。用在泥煤威士忌里,衡量的是苯酚(phenol)等泥煤酚类物质的浓度。
雪莉桶爱好者格外喜欢吹嘘雪莉桶带给威士忌深红色的颜色,并且一再强调雪莉桶相对波本桶高昂的成本和稀缺性。
而水楢桶作为日威的一大独门绝技(歪打正着),一直广受威士忌世界追捧,只喝这个的人通常觉得自己逼格爆棚。
这是连不懂威士忌的人都知道的鄙视链——哪款威士忌品质好不清楚,但酒龄高肯定差不了。
威士忌是时间的产物,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鄙视链似乎是成立的。同款酒 ,酒龄越高价格越高也是几乎是铁律。
事实是,认真比过相同酒厂不同酒龄的威士忌之后,长时间的橡木桶陈年带来的细腻和味觉架构的强烈反差,足以让你折服。
但很少有人会把白州25年当口粮酒,这样的饮酒态度我们不提倡。那些基础款,除去平易近人的价格,也自有他们的魅力所在。
喜欢单桶的人认为,每一桶威士忌都在时间里慢慢熟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而把桶和桶进行调和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
这个问题似乎可以抽象为,该尊重事物原本的风貌,还是把它改造成更容易被接受的样子。
哪个更好?似乎给不出什么答案。但同等情况下,单桶普遍更贵倒是真的。
————————
最后想说,一个人,爱喝什么酒,怎么喝 ,都是合理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是一个普遍规律。可是,只要多多学习 ,知道得越多,便会越理解越包容。最最不济,遇到被鄙视的情况,还能有理有据地怼回去……
理性饮酒,友善交流,从你我做起。
对了,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匪夷所思的威士忌鄙视链呢?留言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