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为什么没有葡萄味呢?
1.葡萄酒为什么没葡萄味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葡萄味?葡萄味是某些风味物质,对人的味蕾、鼻子进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受。归根结底,是某些物质在作怪。这些物质有:水杨酸乙脂,氨茴酸甲脂,兰素,等等。
(1)这些物质在酿酒过程中,会分解,会组合成新的物质。也就是说,葡萄味变没了。
(2)葡萄酒含有酒精,和各种酸,脂,醇,芳香烃,会对人的感受器官产生很强的刺激。也就是说,掩盖了本来就很弱的葡萄味。
所以,喝葡萄酒感受不到葡萄味就很正常了。
2.少喝葡萄酒,杂质高,易上头
葡萄酒度数不高,但特容易上头,远没有西方舆论与国内某些媒体宣扬的那么健康。
(1)葡萄酒酿造过程没有“蒸馏”环节,简化来说就像用榨汁机榨了一杯葡萄汁,把葡萄汁发酵、澄清后的产物。特点为:所有物质全部聚合在一起(发酵液与原料残体),然后滤出大的固体物,剩下的就是“酒”了。如果有蒸馏环节,能够去除大部分杂质与固体物,变得相对纯净。但葡萄酒没有这个环节,各种有害成分比如甲醇、杂醇油、过量单宁、发酵残留体等等超级丰富,使人饮用之后超级容易上头。
桃乐丝公牛血葡萄酒
(2)由此,葡萄酒必须添加二氧化硫才能保鲜(蒸馏酒经蒸馏提纯就相对较好)。二氧化硫什么东西?医学上说法为杀菌剂,食品学称为防腐剂,火山喷发就容易产生这种气体物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其危害性想必不用过多强调了吧,虽然品酒者知道,有人一定会说其含量符合某最低标准,对人体无咎,这就好比有人拿刀刺向心脏,但刀只划破皮下脂肪层就停止了,然后某组织就说:这把刀只有刺入脂肪层的能力危害,没有关系,继续刺吧,刺到脂肪层死不了人!
(3)果类酒特别容易产生甲醇,甲醇是酒中第一毒物,轻者上头,重者致人失明、死亡。果类皮表含果胶质非常丰富,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来源基础。国内白酒卫生标准关于甲醇的限定值就分为两类,一类为粮谷类,一类为其他类,后者要宽松得多。果酒就属于后者,证明后者类原料生产酒,其甲醇要远高于前者。果酒酿造中,需要添加果胶酶,加速分解果胶、促使过滤澄清,但由此产生甲醇的比率也会相对升高。因此果酒往往不敢过度发酵,发酵越深,甲醇产量相对就越高。
总之,洋酒杂醇油、甲醇、杂质高是不争事实,中国加入世贸时,国外洋酒商就因为我国杂醇油检测指标太严提出抗议,迫使修订版卫生标准取消了杂醇油选项,日本与德国甲醇限定标准,远高于国内粮谷类蒸馏酒,再加上发生的一系列进口检测洋酒有害物质超标事件,早表明洋酒健康堪忧,有兴趣的自行去搜索相关资料,此不多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