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懂葡萄酒真是太踏马难了!
刚开始喝的人只能喝到酸和涩。
好不容易不那么抗拒了,但发现离喝懂依然有十万八千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葡萄酒,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人,那么难懂?
又要如何才能喝懂葡萄酒呢?
今天我们就一次性解决这个这两个难题!
目录
1. 主观上难懂
2. 客观上难懂
3. 如何才能喝懂葡萄酒
1. 主观上难懂
东方自古以粮食酿酒。
不管是米酒,黄酒,白酒,再到从中国演化出去的韩国烧酒,日本清酒。原材料都是粮食。
东方人偏好五谷的香糯滋味,五谷釀出来的酒也散发着一股粮食特有的香醇味道。
这和水果酿出来的酒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水果酿的酒,新鲜,满口都是新鲜的果香和花香,关键的是,酸度高。
突然蹦出来一个生活当中从来没有过的东西,想想,这怎么可能喝得懂!
这是主观上,国人就很难理解葡萄酒。
2. 客观上难懂
你看那些会喝葡萄酒的人,大谈特谈各种酒之间的区别。
“这个好飘逸,肯定是勃艮第!“
“桉树叶子味儿,加州的赤霞珠吧?”
更有甚者
“这个酒好宏伟,像走在科隆大教堂里面一样。”
“这瓶小家碧玉哎,有没有在读红楼梦的感觉。“
他们在说什么??
我什么都没喝到啊??
其实吧,偷偷告诉你,你看着他们口若悬河,说的时候其实心里也经常没底。自己私底下练习的时候,更是说不定还被虐哭过好几次。
因为葡萄酒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小了!
葡萄酒里99%的成分都是水+酒精,剩下1%的才是风味物质。当然,1%的不同也能造成很大程度的味道差别。但关键是这1%的风味物质里面,不同的葡萄酒之间很多也是雷同的。
雷同其实也不难辨别,就像两盘一样的菜,哪怕只是盐多盐少那么一点也很容易吃的出来。
葡萄酒味道的复杂点在于,不同酒之间上百个元素全部都不一样。
葡萄酒香气轮盘,香气就是多多多多多
人的大脑很难同时处理这么多不同的元素,尤其这些元素还都不是平常熟悉的味道。
最后大脑的处理结果就是,分辨不出来每一种细小的元素,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整体感觉。
模糊来,模糊去,哎呀,好像所有的酒喝起来都差不多嘛!
这是客观上,葡萄酒的味道本来就难分辨。
3. 如何才能喝懂葡萄酒
客观上难懂,主观上也喜欢不起来,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喝明白葡萄酒呢?
其实,说难也真的不难。
首先,主观上要能接受葡萄酒的味道。
主观上接受这个事情真没什么技巧,就是多喝。
喝多了,自然而然的就适应了这个味道。
除了中国人本身不适应水果酒的酸涩味道以外。
葡萄酒还和很多东西一样(比如咖啡),都是一种“需要后天学习的味道”。因为这些东西的味道本身并不能给生理满足感,人本能性的不会喜欢(不像糖或者脂肪)。可以说是一种高于生理满足感的艺术审美。
这种需要学习的味道,喝多了自然就会适应。就像很少有人第一次喝咖啡就觉得好喝一样,但喝多了,就爱上了咖啡。
喝着喝着,就会觉得葡萄酒的味道可以接受了,甚至还觉得有点好喝。
这主观上的困难就解决了。
但客观上,似乎所有葡萄酒喝起来还是差不多的味道?
前面说过,这是因为葡萄酒的气味实在太复杂了,上百个元素都不同,大脑没有办法同时处理这么多元素。最后大脑只能模糊化处理,给出一个差不多的大体印象。
解决起来也很简单,还是多喝。
喝的多自然就会熟悉里面的各个元素,慢慢就能把一个个具体的香气从一团模糊的感觉里单拿出来。
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它们以后,人就可以用下意识来辨别这些香气,而不是用主动意识去费力辨别。就和人可以快速背九九乘法表一样,根本就不用过脑子想。这使得大脑同时处理大量香气成为了可能——熟能生巧。
不过,可能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喝了很多酒,还是没有办法辨别不同酒的香气。
这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人对于味道和香气的记忆能力。
不同于视觉,文字或者图像,人对与香气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差的,经常是喝下一杯酒的时候上一杯已经想不起来了。
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金鱼
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点记忆的辅助技巧——找一个容易记的,容易回想的东西帮我们记住酒的香气。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酒评。
酒评能帮助回忆喝辨别酒复杂的味道。试着用心去感受,然后把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千万不要觉得酒评要写得漂亮,加入臆想和修饰)。
觉得自己的酒评好傻,读起来好不通顺,这都不是事儿。酒评唯一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回忆起当时喝酒时感受到的东西。
几十篇写下来,葡萄酒的香气自然了然于胸,想谦虚说自己不会品酒你都不好意思说。
当然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品酒只是生活中一个小小乐趣,如果你们有缘相遇,那你的生活会增加一抹亮色。
如果你真的和它无缘,那又有什么关系,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去找更适合你的哪一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