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个叫让•吕内•图内文的法国伐木工人,在波尔多圣爱美龙产区开了家寄卖店,做一些日用品小生意。1989年,嗜爱葡萄酒的他与老婆攒钱买了9亩葡萄园,开始了他家庭式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他起名的瓦兰佐酒庄就这样诞生了。
在众多名庄林立的波尔多圣爱美龙,他的酒庄既没背景又无名气,怎么办?图内文另辟蹊径,在葡萄种植和酿造精细上下功夫,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每一棵葡萄树并严格限产,全部人工采摘与筛选,只有完全成熟的葡萄才能进罐发酵,并在全新的法国桶中较长时间的陈酿,真正做到了两棵树一瓶酒,每年只做出来不到1300瓶葡萄酒。
由于产量极少,又极具精细严苛的酿造,他酿的葡萄酒浓郁至极,具有强大的骨架与力度,一经上市就成为众多葡萄酒爱好者追捧的对象,甚至受到罗伯特•帕克的美赞,价格一路飙升直逼勃艮第酒王罗曼尼康帝,每瓶出厂价少则100多欧元多则二三百欧元,市场上更是一瓶难求。
在瓦兰佐酒庄的带动下,上世纪末法国兴起了一大批类似的家庭作坊式小酒庄,由于这类酒庄规模很小类似车库,具有严苛限产、产量极少、口味浓郁至极、耐储存、价格极贵等特点,被人们称作“车库酒”。
车库酒是波尔多产区商业化的结果,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做葡萄酒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他让一部分炽爱葡萄酒又无雄厚资本的商人找到了一条最省钱又最便捷投资酒庄的路子,而最终获得了高端消费者的认可,投入产出比大大超过了众多重资产的酒庄。
回过头来看看贺兰山东麓产区,是不是众多酒庄已经被重资产压的喘不过气来?
其实在贺兰山东麓小酒庄崛起之初,不乏有这样的先例,在自家院子里搭个彩钢房置几个发酵罐,好酒也照样能做出来,只是后来贪大求全甚至奢侈装修各种摆设,已经偏离了做好葡萄酒的初心,酒庄越做越大,资产越做越重,直至今日不堪重负。
贺兰山东麓,何时能放宽对种植面积和酒庄产量的限制,涌现出一批像“车库酒”一样的轻资产小酒庄,允许百花齐放,这个产区才能在精细化方面迈出一大步!
欢迎探讨,欢迎批评!
关注今日头条“葡萄酒野马”账号,更多精彩一起分享!